国资报告

国资报告

2025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类型

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6.00 ¥21.69
目录

卷首语

央企科技创新展现新气象 勇创新局面
近年来,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不断深入,高科技领域日益成为国际竞争的前沿和主战场。与此同时,国际环境复杂多变,逆全球化抬头,“卡脖子”问题凸显,科技创新的紧迫性摆在面前,央企的责任也更加重大。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对科技创新工作和国企...

飒飒客时讯

加快推进国资央企高质量发展为完成经济社会发展目标任务提供有力支撑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发表重要讲话,视野宏阔、思想深邃、内涵丰富,为国资央企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工作指明了方向、提供了根本遵循。国务院国资委和中央企业认真学习贯彻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牢牢把握新时代新征程战略定位,聚焦高质量发展...
中央企业奋战“开门红”
2025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关键之年。作为国民经济的“顶梁柱”,中央企业在关键之年以进促稳推动高质量发展,既是责任所系,更是使命所在。 在不久前举办的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国务院国资委表示,...
月度新闻
宏观经济 1.2月中国制造业PMI为50.2% 经济景气水平总体回升 国家统计局发布数据显示,2月我国制造业采购经理指数(PMI)明显回升,为50.2%,非制造业商务活动指数和综合PMI产出指数分别升至50.4%和51.1%。专家表示,三大...

特别策划

2025央企动向
编者按 2016年以来,《国资报告》编辑部每年年初都会收集中央企业年度工作会议报告,结合党中央、国务院重大部署和国务院国资委要求,对高频出现的关键词进行统计、梳理和分析,力争在更大范围、更深层次上揭示央企新一年工作的要点和动向,为读者提供借...
央企眼中的2025
央企是国民经济的“顶梁柱”,对国民经济的发展具有支撑和带动作用,央企的改革发展对相关领域和行业具有广泛影响。每年年初央企召开的年度工作会议,都会对新一年的形势进行研判,并对重点工作进行部署,是观察央企新一年工作特点和趋势的重要窗口。2025...
动向1:树牢“一切成本皆可控”“一切成本皆可降”理念
面对严峻复杂的宏观经济形势,2024年12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加大拓市增收、降本节支力度。这一要求与中央经济工作会议上提出的“党政机关要坚持过紧日子”一脉相承。基于此,央企纷纷加强成本管控,向精益管理要效益。 《国资报告》记者查...
动向2:积极向产业链中高端迈进
央企国际化发展走到十字路口。一方面,全球保护主义加剧,地缘政治冲突变数增加,可能造成央企的国际化经营环境恶化、对海外业务造成冲击;另一方面,高质量共建“一带一路”示范效应不断显现,广大发展中国家和不少发达国家与中国经贸合作需求都在上升,有利...
动向3:把握“两新”“两重”政策契机 扩大有效投资
2024年以来,我国持续加大逆周期调节力度,其中,“两新”“两重”政策是经济工作的重要发力点,也是扩大内需、推动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抓手。 所谓“两新”,是指推动新一轮大规模设备更新和消费品以旧换新。2024年2月,习近平总书记主持召开中央财经...
动向4:市值管理举措更多更实
2024年底召开的中央企业负责人会议提出“树牢科学市值管理理念”。该要求延续了2024年初以来国务院国资委对央企加强市值管理的考核引导。 央企上市公司在资本市场的价值曾长期被低估。多家机构的研究数据显示,过去6年内央企破净比重基本在15%左...
动向5:“十五五”规划更加突出科技引领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的收官之年,也是“十五五”规划的谋划之年。《国资报告》记者查阅央企202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发现,相比“十四五”规划,央企编制“十五五”规划将更加突出科技引领。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
动向6:把原始创新摆在更加突出位置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健全国有企业推进原始创新制度安排。”原始创新成为当前及今后一个时期央企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 2024年11月召开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从加强基础研究、...
动向7:探索打造“创新政策特区”
央企是国家科技创新链条的关键枢纽,是科技强国建设的骨干中坚。2024年11月召开的中央企业科技创新大会备受瞩目,释放了推动央企全面提升科技创新能力的强烈信号。 推进科技创新,体制机制是关键。2024年12月,国务院国资委在学习习近平总书记重...
动向8:深化科技成果赋权改革
科技创新根本上靠人才。央企研发人员占全国1/5、两院院士占1/7,但也面临战略性顶尖人才偏少等问题。深化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是吸引人才、激励人才的一种有效方式。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
动向9:创新创业投资提速
当前,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深入发展,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高技术领域成为国际竞争最前沿和主战场。虽然我国科技事业发展取得了长足进步,但原始创新能力还相对薄弱,一些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顶尖科技人才不足,必须进一步增强紧迫感,进一...
动向10:加快建设科学、理性、高效的董事会
董事会建设是中国特色现代企业制度的重要内容。近年来,国资央企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有关重要论述精神,央企董事会建设取得了新的重要进展和明显成效,制度体系不断完善,董事会作用充分发挥,助推央企实现高质量发展。 2024年9月19日至20日,国务...
动向11:推进“穿透式监管”
“穿透式监管”的概念最早起源于金融领域,旨在透过金融产品的表面形态,深入剖析和甄别金融业务的行为实质。此后,穿透式监管在食品安全、国资监管等领域得到了应用和发展。 2024年12月举行的央企负责人会议提出,以穿透式监管为抓手完善监管体系,2...
动向12:深化薪酬改革
国企改革的不断深化,为企业的持续健康发展注入了强劲动力。然而,面对新时代的发展要求,特别是在薪酬管理与激励机制方面,仍存在不彻底,不到位等问题,成为制约国有企业进一步激发内生动力、提升市场竞争力的关键因素。 对此,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决定》...
动向13:加快开辟“第二曲线”
2024年11月,国务院国资委提出,央企应积极转变利润结构、增长结构,开启增长的“第二曲线”。 “第二曲线”是1996年美国未来学院院长扬·莫里森在同名畅销书中提出的概念,其核心观点是强调企业在处于“第一曲线”(即熟悉的传统业务发...
动向14:人工智能应用提速扩面
当前,人工智能浪潮持续涌动,并以前所未有的速度向经济社会各领域加速渗透。2024年政府工作报告提出,深化大数据、人工智能等研发应用,开展人工智能+行动,打造具有国际竞争力的数字产业集群。 国务院国资委连续两年召开人工智能主题的专题推进会,足...
动向15:开辟人形机器人新赛道
2025年将是人形机器人的量产元年。从春晚舞台上的机器人扭秧歌,到宇树科技创始人参加民营企业座谈会,新年伊始,人形机器人便彻底火出圈。 人形机器人指模仿人类外观和行为,具备较高智能化水平的机器人,与传统工业机器人、服务机器人相比,最大的特点...
动向16:新能源开发更加注重质效
2025年或将成为中国新能源发展史上的转折之年。 国家能源局发布的统计数据显示,截至2024年9月底,中国新能源的装机规模达到12.5亿千瓦,提前6年完成了中国在气候峰会上承诺的“中国到2030年风电、太阳能发电总装机容量达到12亿千瓦以上...
动向17:电力央企调整策略顺应市场化改革新形势
《关于加快建设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的指导意见》提出“到2025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初步建成”“到2030年,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本建成”。根据这份文件,新能源全面参与市场交易、与煤电等其他市场主体平等竞争,属于“全国统一电力市场体系基...
动向18:汽车央企发力智能化下半场
新能源汽车是一个被中国寄予厚望的战略性新兴产业。中国借此改变了由欧洲和美国主导100多年的全球汽车业发展方向。2024年中国新能源乘用车占全球70%份额。 但央企在新能源汽车领域的表现还不尽如人意。2024年新能源汽车销量方面,东风公司为8...
动向19:建筑央企勇作减法严做加法
建筑行业正在经历漫长寒冬。当前,建筑业产能严重过剩,内卷式竞争更趋惨烈,企业盈利空间下降,经营压力、回款压力上升,行业洗牌、优胜劣汰趋势加速显现。 《国资报告》记者查阅各大建筑央企2025年度工作会议报告发现,存量勇做减法、增量严做加法,成...
克难奋进履责担当 扎实有效推进国有企业高质量发展
2月18日至19日,国务院国资委在京召开地方国资委负责人会议,全面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落实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部署,总结2024年工作,交流经验,研究部署今年重点任务,着力推动国有企业加快高质量发展,更好履行战略使命责任。...
向“新”而行 以“质”致远 以高质量改革促进上海国资国企新质生产力发展
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2024年以来,在国务院国资委指导和市委、市政府领导下,上海国资国企坚持把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重要讲话精神和实施国有企业改革深化提升行动相结合,把服务上海“五个中心”建设...
稳住基本盘 壮大新动能 推动安徽国企运行向上、结构向优、质效向好
2024年,是安徽发展历程中极不平凡的一年。2024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再次亲临安徽考察,为安徽发展把脉定向、指路领航。安徽国资国企坚定不移沿着习近平总书记指引的方向前进,以“人生能有几回搏”的劲头深化改革创新,加快转型发展,努力实现提质...
改革突围 创新领跑 在谱写中国式现代化河南篇章中领先出彩
近年来,河南省国资委以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国有企业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为统领,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在国务院国资委有力指导下,聚焦省委、省政府“四高四争先”战略部署,干字当头抓改革,守正创新谋发展,国有企业改...
优化监管方式 防范化解风险 奋力谱写湖南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新篇章
近年来,湖南省国资委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下,优化监管方式,完善监管体系,有效防范化解各类风险,为国资国企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强保障。经济运行质效明显提升。2024年,“一利五率”六大主要指标,湖南有...
系统谋划 多措并举 加快构建陕西具有竞争优势的现代化产业体系
近年来,陕西国资国企在国务院国资委的指导支持下,在陕西省委、省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扎实推进产业结构调整取得明显成效,在经济下行压力不断加大的情况下,实现质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长。2024年省属企业实现工业总产值8380.7亿元,增长5.4%...

宣武门观察

健全监督体系 深化巡审贯通 以高质量巡审服务保障企业高质量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在审议《中国共产党巡视工作条例》时指出,巡视不能孤军奋战,要加强与纪检监察、组织、审计、财会、统计、信访等监督的贯通协调,形成监督整体合力。中国宝武党委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把健全大监督体系作为践行“两个维护”的...
以需求、供给双扩张促进中国经济平稳健康发展
2025年初,国家统计局公布了2024年的相关经济数据。其中,2024全年国内生产总值为1349084亿元,按不变价格计算,比上年增长5.0%,在复杂严峻的形势下实现了预期目标。 2025年是“十四五”规划收官的关键节点。要看到,中国经济面...
从国有经济布局重心变化看国有企业功能使命变迁
对国有企业进行分类,有利于增强国有企业改革的精准性、科学性,更有利于准确理解、看待国有企业在市场经济中的功能定位。事实上,明确国有企业功能定位一直是我国国企改革的重中之重。2015年颁布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指导意见》(...
进一步增强国有企业在新型举国体制中的创新引领功能
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强调“健全新型举国体制,提升国家创新体系整体效能”,并将“健全新型举国体制”视作在“构建支持全面创新体制机制”中与“统筹推进教育科技人才体制机制一体改革”相对应的环节进行部署。这表明,相较于长周期的创新要素积累和创新主体培...
国企如何发挥场景优势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
2024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首次提及“新场景”,并强调“开展新技术新产品新场景大规模应用示范行动”,以科技创新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那么,国有企业如何充分发挥场景优势,通过打造和利用新场景引领新质生产力发展、建设现代化产业体...
加强风险管理 以科学理性决策促进企业发展
2024年9月召开的中央企业董事会建设工作推进会强调:要树立经营企业就是经营风险的理念,董事会要做到科学理性决策。 作为中央企业外部董事,应该树立正确的风险观、发展观,准确把握高质量发展是中央企业履行功能使命的客观要求,充分认识“与风险共舞...
国有企业探索实施分类考核的思考
2024年7月,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要求“建立国有企业履行战略使命评价制度,完善国有企业分类考核评价体系,开展国有经济增加值核算。”2024年9月,国务院国资委党委书记、主...
促进央企创投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思考与实践
日前,国务院国资委、国家发展改革委联合出台了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创业投资基金高质量发展的政策措施(以下简称“政策措施”),鼓励中央企业以“国家所需、产业所趋、当前所急、自身所能”为原则,发起设立创业投资基金或创业投资母基金,并在做好耐心资本、聚...
提升品牌价值 增强建筑央企核心竞争力
2014年5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国中铁下属单位考察时提出要“推动中国制造向中国创造转变、中国速度向中国质量转变、中国产品向中国品牌转变”。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的《关于开展中央企业品牌引领行动的通知》要求中央企业积极发挥品牌引...

深度报道

以科技创新助力央企司库体系建设
2022年,国务院国资委印发《关于推动中央企业加快司库体系建设进一步加强资金管理的意见》,各家央企积极响应,全面推进司库体系建设。中国电信所属天翼电子商务有限公司(以下简称“中国电信翼支付”)依托云网融合优势,积极开展科技创新,自研具有中国...
云锡集团:锡铟行业“双龙头”变革图强创一流
拆开电脑的CPU芯片可以看到,1000颗0.20毫米以下、采用高精度小直径球栅阵列封装技术(BGA)的焊锡球整齐排布。正是这些晶莹剔透的焊锡球,将云南锡业集团(控股)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云锡集团”)的锡产品售价从“以吨计价”变为“以克计...
中国一拖:生生不息的东方红精神
在我国第三套人民币的一元钱纸币上印着一台农用拖拉机,它的出现拉开了新中国农业机械化的序幕。这台拖拉机,有一个响亮的名字——东方红。 生产东方红系列拖拉机的中国机械工业集团有限公司所属中国一拖集团有限公司(简称“中国一拖”),是新中国建设的第...

人文思享

读书新得
《链群合约:物联网时代的生态组织管理新模式》 作 者:陈劲 出版单位:机械工业出版社 推 荐 人:东北财经大学工商管理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 胡国栋心得分享: 在组织生活中,人们对于管理创新的敏感性往往滞后于技术创新。 “如果在今天仍在用一百...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260.2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国资报告

杂志价格:¥21.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国资报告

杂志价格:¥21.6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