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周刊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10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立足新时代、新语境,关注多种文艺形态,对新作品、新话题、新思潮进行发掘和讨论,不断推出优秀创作者、研究者,努力成为繁...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文学观察

论鲁迅《起死》对《庄子·至乐》的现代性重写及国民性批判
鲁迅以小说《起死》来重写道家原典,延续“庄子遇骼髅”的母题,表面上以六经注我的方式传播现代理念、否定庄子,实际上鲁迅的独立精神、对真人的追求以及大胆的怀疑精神皆是对庄子的继承,这种“姿态上的背离和精神上的契合”与20世纪初的社会现实以及改造...
《沉沦》中的浪漫主义
中国现代文学的浪漫主义在20世纪初兴起,它不仅继承了中国古典文学中的浪漫主义元素,还吸纳了西方浪漫主义的精髓。五四时期,创造社高举浪漫主义的旗帜,其中的两位代表——郭沫若和郁达夫则分别以激情型浪漫文学和感伤型浪漫文学著称。感伤型浪漫文学主要...
论《拜月亭记》中的艺术重构与创新
《拜月亭记》即《幽闺记》,又名《王瑞兰闺怨拜月亭》,作为中国戏曲史上的重要作品,与《荆钗记》《白兔记》《杀狗记》合称“四大南戏”。据传为元代戏曲家施惠所撰,现存最早版本为明万历年间世德堂刊本《新刊重订出相附释标注拜月亭记》,徐渭《南词叙录》...
从《诗经》与《楚辞》看中国诗歌源头的文化分野与艺术传承
说起古代诗歌经典,可能很多人第一时间想到的就是《诗经》与《楚辞》这两部经典著作,它们一个是现实主义的开山鼻祖,一个是浪漫主义的扛鼎之作,为后世诗歌的发展铺就了基石。本文从地域文化、艺术手法、语言形式等角度,结合具体的诗歌篇章,深挖它们在文化...
滕王阁意象在朝鲜汉诗中的本土化接受
滕王阁作为中国江南三大名楼之一,其意象包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滕王阁序》是中国骈文史上的巅峰之作,它不仅是唐代文学的瑰宝,更是中华文化的精神图腾。滕王阁意象借中朝“诗赋外交”传入朝鲜半岛,并在朝鲜汉诗中历经本土化接受及再创造,该过程既彰显朝...
从《了不起的盖茨比》看“美国梦”的破灭与现代性困境
本文以菲茨杰拉德的经典作品《了不起的盖茨比》为切入点,聚焦小说中“美国梦”这一核心命题的嬗变及幻灭,通过解构爵士时代的社会阶层固化、消费主义异化及人性迷失等多重维度,揭示小说蕴含的现代性悖论:在物质繁荣的表象下,个体如何被资本逻辑逐渐吞噬。...

艺术视角

古诗词艺术歌曲多元化演唱风格的当代演绎
随着当代音乐的发展,古诗词艺术歌曲演唱风格渐呈多元化态势,融合民族、美声、通俗等多元唱法,表现出多样的艺术表现力,该趋势不仅带动传统文化的动态传承,也促使古典诗词与现代审美相融,焕发崭新的生命光彩。 一、古诗词艺术歌曲多元化演唱风格的概念 ...
台州传统民歌的形态研究
在东海之滨,矗立着这样一座小城,它将山的神秀与海的气魄完美融合,创造出一篇宏伟的交响乐章,这里便是台州。台州,依山傍海,境内多山地丘陵。除了天台、仙居和黄岩,台州的其他县市区均临海。台州的山地居民依靠开垦山地,发展出丰富的农耕文化;而沿海居...
民间旋律题材在基础合唱曲式中的变奏运用研究
民间旋律作为民族音乐文化的重要载体,蕴含着丰富的历史积淀与地域特色,展现了不同地域人民的情感世界与审美追求。在当代音乐创作与改编中,民间旋律不仅被广泛运用于器乐、声乐作品之中,更成为合唱艺术中极具生命力的重要题材。 一、民间旋律题材在基础合...
女高音咏叹调《手持火把和蛇》的创作与艺术特色
安东尼奥·维瓦尔第(1678—1741)是巴洛克时期最重要的作曲家之一,作为“器乐大师”,他的声乐作品却鲜少被提起。《胜利的犹滴》是1716年安东尼奥·维瓦尔第为庆祝威尼斯在第七次威土战争中胜利所作,也是他唯一得以留存的...
浅析舞剧之间的关联性
在当今全球化的时代浪潮中,文化艺术呈现出多元化、交流互鉴的繁荣景象。不同地域、不同风格的舞剧蓬勃发展,各自散发着独特魅力。笔者以案例分析法为核心研究方法,选取《丝路花雨》《永不消逝的电波》《只此青绿》这三部舞剧进行关联性分析,旨在通过剖析三...
舞蹈表达中概念隐喻的诗性解读
传统的修辞格“隐喻”通常作为一种语言修辞手段用来进行比喻性的表达,重点在于用“概念A”代替“概念B”,而认知语言学中的概念隐喻就是将新信息整合到现有知识框架中的认知过程,侧重关注由“概念A”到“概念B”的结构性映射,使得抽象的概念得以在已有...
“守”之情深, “望”之心切
以往的军旅题材舞蹈作品惯于塑造勇敢壮烈的男性英雄形象,采用宏大叙事与技巧炫技,但军旅舞蹈《我等你》打破了这一局限,以女子群舞的形式塑造了一群等待爱人归家的女性形象,以妻子对丈夫的思念为线索,表达和诉说着对军人的敬意,凭借新颖的视角、细腻的情...
甲谐舞蹈的艺术风格探析
藏语“q”(Rgysgzhs)音译“甲谐”,意为“隆重的歌舞”。甲谐舞蹈起源于西藏的宗教仪轨和宫廷祭祀活动,最初由僧侣在寺庙中表演,旨在通过象征性的舞姿与面具驱邪祈福、弘扬佛法,它长久流传于日喀则等地。随着时代的演变,甲谐逐渐从宗教殿堂走向...
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浅析
随着全球化进程的加速推进,各个艺术领域都受到这种文化多元化环境的深度影响,舞蹈编导的创作也不例外,本文深入剖析文化多元化背景下舞蹈编导创作的新变化、面临的挑战及发展策略,经对舞蹈创作中不同文化元素融合方式的探究,探讨怎样在留存本土文化特质的...
舞蹈身体语言学视域下舞蹈《手龙人》的研究
舞蹈身体语言学不仅是人类思想行为的载体,更是人类情感交流和文化传承的重要工具。在舞蹈中,舞者通过身体动作和表情等非语言手段来传达情感和意义。本文笔者之一、的编创的舞蹈作品《手龙人》是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铜梁龙舞”为创作素材的民...
空间的规训与抵抗:印象派作品中的巴黎现代性图景
巴黎的城市改造为印象派画作提供了重要的创作主题,新巴黎的空间形态与社会关系成为艺术家关注的焦点。本文从空间理论的视角切人,结合列斐伏尔关于“空间是社会关系的容器”的观点,探讨印象派画作如何呈现城市空间变迁背后的社会关系重构,尤其是女性所受的...
墨西哥后殖民时期油画作品中的女性空间
19世纪20年代,墨西哥独立战争的胜利和共和国的成立宣告西班牙300多年的殖民统治的结束。独立后的墨西哥经历了长期的政治不稳定,国家在不同的政治体制之间摇摆不定。这一转型期的墨西哥艺术和文化经历了“文艺复兴”,艺术家致力于恢复和重新定义墨西...
文学性与戏剧性交织而成的艺术世界
话剧《茶馆》自问世以来,以其独特的戏剧艺术特色、叙事设计和剧情情节广受观众的好评和喜爱,既迎合了时代发展的潮流,也遵循了文艺的发展趋势,是新中国成立后老舍抚今追昔的产物。在以文笔穿透历史的同时,作品具有对时代风貌与社会生活恰到好处的定位与剖...
电影《情书》中的死亡驱动与记忆重构
1995年,日本电影《情书》上映,在其温馨的故事和精致画面的衬托下,成为影视艺术讨论中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弗洛伊德的死亡驱力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有机生命,本来就有归宿,其归宿是分解回无生命物质即无机物,人企图让这种还原回到自身的趋向和返回,...
抗战胜利八十周年背景下东北抗战题材影视剧的在地文化书写与民族精神弘扬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八十周年。中国人民经过十四年艰苦卓绝的斗争,取得了抗日战争的伟大胜利。东北地区作为十四年抗战的起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抗战题材影视剧是传承抗战精神、树立“十四年抗战”历史观的重要载体。 一...
《雄狮少年》:在现实主义题材中探索东方游子的英雄梦
2022年,电影《雄狮少年》凭借其艺术创作上的勇敢尝试和所体现出的鲜明的艺术风格赢得了观众的口碑和票房回报。影片的叙事结构完整,延续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动画的创作思路,在动画特有的实验性和创造性手法上有了突破性的进展。 一、神话与现实:神话霸...

新实践

中国经典动画作品海外传播的协同机制研究及创新策略
随着全球化趋势的不断强化,世界文化呈现出“因交流而多彩,因互鉴而丰富”的局面,如何通过多元文化载体让中国文化走向世界成为时代课题。在目前的国际文化传播格局中,美国迪士尼动画近乎成为全世界通用的“童年”符号,而中国许多画风生动、寓意深远的动画...
跨越时空的河流与宿命
2003年在韩国上映的电影《假如爱有天意》,由郭在容导演自编自导,是一部充满纯爱元素的作品。郭在容导演以其对青春情感故事的深刻诠释而闻名,他的影片通常展现出“浪漫青春”这一特色。《假如爱有天意》以其唯美的画面和浪漫的氛围为基调,巧妙地运用了...
以设计为钥,开启女性主义探讨之门
女性主义发端于19世纪初期。从现代主义设计起始到后现代主义兴起,其间大约有两次女性主义运动的浪潮。第一次运动浪潮的时间大约从19世纪中期开始,在“一战”期间达到顶峰,随着西方社会的工业化发展,经济结构随之发生了巨大变化,工厂制逐渐取代工场手...
基于数字媒体的影视后期制作研究
数字媒体技术的迭代为影视后期制作带来革命性变革,打破了传统制作模式的局限,使画面呈现、叙事表达更具创意与张力。从虚拟场景搭建到特效渲染,从智能剪辑到跨媒介融合,数字媒体技术重塑了影视创作流程与艺术形态。然而,技术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创作同质化...
青衣行当在广东汉剧中的情感表达与角色定位
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与传统戏曲现代转型的大背景下,作为岭南地区关键戏曲种类的广东汉剧,在它的艺术体系里,青衣行当有着特别的文化价值和审美意义。本文以经典广东汉剧剧目《秦香莲》为切入点,从情感表达和角色定位的角度展开分析,以期深入认识广东汉剧...
浅谈广东汉剧《春娘曲》的演奏心得
广东汉剧是有着几百年悠久历史的广东三大剧种之一,在岭南艺苑中璀璨夺目,汉剧《春娘曲》更是一朵盛开的艺术奇葩。头弦作为广东汉剧文场领奏乐器,在《春娘曲》的演奏中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本文基于笔者的演奏实践经验,结合头弦乐器特点,对演奏心得进行了...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学艺术周刊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学艺术周刊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