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影《情书》中的死亡驱动与记忆重构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1995年,日本电影《情书》上映,在其温馨的故事和精致画面的衬托下,成为影视艺术讨论中不可忽视的经典之作。弗洛伊德的死亡驱力理论认为,人作为一种有机生命,本来就有归宿,其归宿是分解回无生命物质即无机物,人企图让这种还原回到自身的趋向和返回,在某些方面就表现为创伤行为的反复、丧失对象的凝缩等。基于精神分析理论,笔者深入分析影片内容,探讨死亡驱力与记忆重构之间的联系,进一步研究影片中爱情疗愈与社会哲学意义之间的相互作用。(剩余460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