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学艺术周刊

文学艺术周刊

2025年1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本刊立足新时代、新语境,关注多种文艺形态,对新作品、新话题、新思潮进行发掘和讨论,不断推出优秀创作者、研究者,努力成为繁...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25.00 ¥15.00
目录

文学观察

《在旷野里》的艺术追求及文学价值
柳青的小说佚作《在旷野里》以20世纪50年代中国社会转型为背景,讲述了渭河平原治理棉蚜虫害的事件,生动呈现基层干部群体在社会转型期思想观念、工作作风及生活状态的转变。柳青通过语言运用、叙事结构以及人物塑造等艺术追求,展现人物的真实性、复杂性...
作为非战士的鲁迅
读鲁迅的《野草》常令人感到沉重和压抑,正如他自述创作时“碰了许多钉子”的颓唐心境。《腊叶》作为全书最简短的篇章,却呈现出异样的舒缓。文章以病叶为意象:去年深秋摘取时,那片枫叶虽带蛀孔却明眸灼灼,“斑斓的颜色”似欲挽留将逝的生命;经年之后,枯...
朴殷植对梁启超文学观念的接受
19世纪末至20世纪初,东亚文化圈在西方殖民浪潮与现代性的冲击下经历着结构性裂变。中国与朝鲜面临的社会处境相似,这为朝鲜小说界接受梁启超的文学理论提供了有利条件。当梁启超在《新民丛报》高呼“小说界革命”,以文学为“改造国民性”的启蒙思想时,...
论元曲之嬗变: 从《荆钗记》看负心汉向痴情郎的转变
元代戏曲包括北杂剧与南戏,二者并立,各领风骚。在北杂剧中,爱情题材里鲜见薄情书生的形象;南戏则深受唐宋文化熏陶,书生多被刻画为负心之人。然而,时至元代,南戏中负心汉的形象发生了显著改变,逐渐转变为痴情郎的形象,这一转变在《荆钗记》中尤为凸显...
后现代书写与跨文化研究
随着经济全球化和后现代主义的发展等因素,现今不同文化之间的界限似乎不再像以往那样明确,然而文化交流的实现,仍需要建立在不同文明间相互认同的基础之上,这无疑是一个艰难而又漫长的过程。石黑一雄在其处女作《远山淡影》中,描绘了一个在“二战”后处于...
‘他们为什么不回家”:《鲁滨孙漂流记》中的资本追逐与家庭边缘化
《鲁滨孙漂流记》作为英国作家笛福的代表作之一,自1719年出版以来便得到了极大关注。国内外众多学者从帝国贸易、殖民扩张、叙事结构等不同视角对其进行研究。然而,本书的家庭边缘化现象却容易被学者们忽略,最直接的原因可归结为作者笛福在家庭人际关系...
后现代小说《性本恶》中的颠覆与虚构
托马斯·品钦美国作家(ThomasPynchon,1937—)是后现代主义文学的关键人物,其作品充分展现出后现代文学的鲜明特质。他在叙事手法上大胆创新,挖掘深刻的主题内涵,从科学与文学创作融合的角度为人们理解后现代文学打开了一扇窗...
《睡美人》中生态美学表现手法探析
1968年,川端康成获得诺贝尔文学奖,这肯定了川端康成文学作品中展现出来的日本传统美学—“物哀”,川端康成的文学从此走向了世界,为世界人民打开了了解日本文学的大门。川端康成在其文学创作中展现出对大自然的审美观照,蕴含着关于人类与大自然关系的...

艺术视角

廖新学油画作品中云南元素的审美意蕴探析
一、廖新学油画作品综述 云南昆明的富民县是云南现代艺术教育奠基人、知名艺术家、油画家廖新学(1899—1958)的故乡。廖新学于1920年开始在昆明学画,1932年前往巴黎深造,1936年春被法国巴黎国立高等美术学院雕塑专业录取,并被纳入云...
油画创作中光影表现技法的研讨
油画是一种表现力强、技巧丰富、历史悠久的艺术表达形式,也是文化交流的重要媒介。光影表现技法在油画创作中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具有增强立体感和层次感、营造特定情感和氛围、表达主题和象征意义、增强画面空间感以及创造出画面节奏感和律动感的作用。本...
院体画的精工气象:宋代宫廷绘画的技法美学
本文聚焦宋代院体画,探讨其在艺术创作中的匠心独运及对高职学生的审美教育价值,阐释宋代院体画的艺术特色对高职学生审美感知能力的提升作用。 一、精准的造型与细腻的刻画 (一)精准的造型 宋代院体画的精美工艺与独特意境代表着中国古代工笔画艺术的较...
吴门画派对花鸟画的创新与推进研究
中国历史悠久,文化表现形式十分丰富,纵观中国绘画历史发展进程,花鸟画是绘画的主要题材之一,对绘画艺术影响深远。本文对吴门画派花鸟画的成因进行详细分析,并从经济发展、生活态度等方面,进一步研究明代吴门画派花鸟画的发展历程,通过绘画题材、造型创...
阿尔弗莱德·西斯莱风景画中的朴素美学
在印象派画家中,阿尔弗莱德·西斯莱(下文简称西斯莱)是对风景画最忠诚的画家。他一直坚持围绕自然的田园风光展开创作,对于自然的光线和色彩向来保持着敏锐的洞察力,还运用独特的艺术手法,营造出清新质朴的艺术氛围,传递出对大自然的喜爱。其...
潇洒流落,丹崖绝壑
中国书法史上,孙过庭的《书谱》乃今草范本,直接承袭“二王”草书的衣钵。《书谱》因具书、文双重史料价值,遂在书法史上一直占有重要地位,褒扬之词不乏。但细观则不难发现其在书学史上的命运并非一直平顺。本文通过时人对《书谱》的不同评价,来探究其在唐...
音韵·叙事·场域:桐城歌音乐形态分析与文化记忆建构
地方民歌在整体音乐的研究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对地方民歌的音乐形态和传统音乐形式的深入探索,从音韵、叙事、场域多角度进行音乐形态的分析,可以增加文化记忆建构的感官冲击力,实现音乐审美与传统文化传承的融会贯通的目标。 一、桐城歌音乐形态分析...
浅析富有生命力的古典萨克斯管演奏
在1840年的巴黎,比利时人阿道夫·萨克斯(AdolpheSax)发明了一种神奇的管乐门类——萨克斯管(Saxophone)。自此以后,包括阿道夫·萨克斯本人在内的各国萨克斯管演奏者,便开始致力于萨克斯管演奏艺术的传播和...
贝多芬钢琴奏鸣曲晚期风格特征品鉴
本文以贝多芬晚期作品《钢琴奏鸣曲Op.111》《钢琴奏鸣曲Op.109》为例,从精神境界、复调思维、钢琴音色与演奏方法三个维度展开案例分析,为大众理解贝多芬晚期创作的精神深度与技术突破提供多维视角。 一、精神境界的内省化与超越性 贝多芬钢琴...
重构·隐喻·符号:民族舞剧《红楼梦》对传统文化意象的现代转化
中国经典文学名著《红楼梦》以其精妙的辞藻和浑厚的叙事风格书写了贾宝玉与林黛玉两位主人公凄美悲怆的爱情悲剧,创造出被封建社会的层层枷锁禁锢压迫的女性群像,是中国文学史上一颗璀璨耀眼的明珠。 近四十年来,舞蹈艺术领域围绕《红楼梦》原著,进行了不...
拉丁舞艺术表现力提升路径探究
艺术感染力是拉丁舞的核心特征,舞者需要借助身体语言,将自身的独特气质与舞蹈动作完美融合,从而展现拉丁舞的艺术魅力。但是,当下拉丁舞艺术表现力的提升仍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如何深人挖掘其提升路径,让舞者在舞台上更好地释放艺术魅力,成为拉丁舞领域亟...

新实践

中国古代音乐元素在现当代舞蹈创作中的转化与重构
本文聚焦中国古代音乐元素在现当代舞蹈创作中的转化与重构,围绕音乐意境与舞蹈主题融合、节奏韵律与舞蹈动作适配等方面对实践案例展开探讨,以期为古典音乐元素在现当代舞蹈中的创新运用提供思路, 一、意境的挖掘融人 在当代艺术实践中,舞蹈创作者可以将...
舞台新技术赋能文旅演出的创新与发展
“一肩黄土,万年河山。”文旅演出《赳起大秦》凭借舞台新技术的创新应用,惊艳了无数观众。在舞台新技术的赋能下,《起起大秦》以小人物视角为切入点,借助全球首个贯穿行进式剧场、轨道式超大型移动观众座椅等前沿舞台设备,打破传统观演模式,实现舞台新技...
再现与重构:群众文化传播实践中红色情景剧的叙事策略
红色情景剧作为群众文化传播的载体,通过历史再现与记忆重构的双重机制,在新时代语境下实现了红色文化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本文以文化记忆理论为框架,结合具体案例分析红色情景剧如何通过文本书写、符号转译、情感动员与参与式叙事等策略,在再现革命...
巧用音乐说话让好题材发光
进入21世纪,中国的信息技术快速发展,新闻和信息的传播方式也在不断发生变化,尤其是随着社交媒体和短视濒平台的兴起,短视频扮演的角色越来越重要,大部分媒体开始通过短视频的方式传播信息和新闻,这对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思维方式产生了重要影响。在新闻短...
论碑学书法理论对民国美术字设计的影响
自清末起,随着印刷传播技术的革新,文字逐渐从书写载体演变为现代视觉符号。美术字是一种融合传统笔法与现代构图的字体样式,在民国时期广泛应用于报刊、广告、匾额与建筑铭刻,承载着时代审美、传播等多重功能。在此过程中,碑学书法作为传统书写体系中以结...
“火药艺术家”蔡国强和他的东方元素
当代艺术发展至今,已经摆脱了西方艺术家及艺术观念独大的局面,越来越多来自东方的面孔被国际了解和认可。这些具有强烈“东方风情”的艺术家带着独特的东方文化,以不同的视角和理念试图“再平衡”国际当代艺术力量。这不禁使人想到在当代艺术界大放异彩的“...
青衣行当在广东汉剧中的唱腔艺术探析
广东汉剧,作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承载着岭南地区丰富的文化底蕴。青衣作为其核心表演行当之一,通过独特的演唱技巧塑造角色并传达情感。在多元文化相互交融、戏曲艺术亟须传承与发展的当下,深入探究广东汉剧青衣行当的演唱艺术显得尤为重要。...
新媒体时代下AIGC对艺术创作的影响
在数字媒体技术快速发展的时代背景下,新媒体时代为艺术创作带来了更多机遇。AIGC(Artificial IntelligenceGenerated Content,人工智能生成内容)技术作为近些年人工智能领域的新兴技术之一,其本身具有强大的...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80.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学艺术周刊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学艺术周刊

杂志价格:¥15.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