参花(中)

参花(中)

2023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参花杂志是由中华人民共和国新闻出版总署、正式批准公开发行的优秀期刊。自创刊以来,以新观点、新方法、新材料为主题,坚持&q...     展开

类型

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文旅走廊

大顶子村记
壬寅年大暑之日,应大顶子村文友李树成老汉之约,携两位城中文友一同来到大顶子村李老汉家做客。当日虽骄阳似火,但村旁有大顶子水库与群山相伴,清风徐来,水波不兴,暑气也无处安身。几位老友同游水库,笑傲山间,推杯高粱酒,油炸茄子盒,或谈诗,或吟唱,...

海选小说

柳丝长,桃叶小
22.一片芳心千万绪 《都市早晚报》副刊B5版 《城的灯》,照亮我的人生 樊予明 题记:如果没有读这本书,我也许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当时的思想有多么卑鄙,也许永远不会意识到自己对于爱情也曾有过背叛。 玉带桥,栏杆畔。 夕阳将最后一抹橘红揉进Q...
我们是兄弟
半夜里,我突然被孟三持续不断的呻吟声吵醒。我以为他做噩梦了,连喊了几声,人没反应,于是打开床头的灯。睡在对面床上的孟三,身子蜷缩在被子里,弯成了一条大虾样,面色苍白如纸,眉头紧锁,五官痛苦地扭曲在了一起。 “孟三,你怎么了?”我披上衣服,跳...

散文天地

新房
原谅我写一些无关紧要的东西出来,也希望那人不要看到。 二十一年前,约早上七点半,世界上多了一个父亲和一个儿子。没错,他们同时诞生了。请注意,我说的是父亲和儿子同时诞生,而不是两个人同时出生,我们只从社会关系的角度去看比较好。 我满二十一岁的...
山歌悠悠绕大山
一 父亲爱唱山歌。 早年在乡下生活的时候,经常听父亲唱山歌。父亲的嗓音很好,音准和曲调都拿捏到位,歌声里透着一种大山的坚韧和对美好生活的憧憬,村里的老老少少都爱听父亲唱山歌,听山歌和唱山歌,早已融入了他们的生活。 生活在九台山下的人们,无论...
爷爷的储粮缸
我读小学时,教我们语文的张虹老师写了一首打油诗,那时,我们年纪小,尚不能理解诗的全部意思,但我们那时的形象已被诗刻画得入木三分了。 一九六九年,我出生在一个偏远的小山沟,那里生活着一群淳朴的庄稼人,他们祖祖辈辈劳作在方圆不足五平方千米的山沟...
消失的老井
家乡的老井位于汪塘边,早已坍塌。每次回老家,路过汪塘,我总会多看几眼。走过了,还要回头张望,许多往事随着心头的悸动而涌出。 老家的村庄在汪塘两边是一字型排开的,老井建于汪塘南边的中间,对于两边的村庄不偏不倚,显示出了老一辈人的公允之心。据说...
秀水不言,下李成蹊
一 季节的大手笔,给陆坊广袤的田野铺上了一层金黄,在阳光的照射下,泛浮着饱满的色泽,阡陌纵横间,洋溢着一派丰收的喜悦,这是当年建造“逢年山庄”最有力的注脚。 六百年来,“逢年山庄”稳稳地坐落在下李村中,吉祥辉映春秋,看年年岁岁风调雨顺,览岁...
丫山印象
对于南陵丫山的最初印象,还是在江城芜湖求学期间,听到的那首《丫山迷歌》。至今,那优美的旋律还会在脑海盘桓,打捞起些许沉寂的美好瞬间。虽说在江城待过几年,但真正与南陵丫山相识相知,却不过匆匆两日,这样说来,我也只能算是一个过客罢了。可我以为,...
我喜欢灯光,喜欢那种强烈的、锃亮的灯光,于是,遥想起了儿时的两个画面。 那时候,家里住平房,有里外两间,走出家门,必须经过外间。里间的灯是橙黄色的光,略微发暗,像黄昏时即将日落的光,外间的灯是赫亮的、亮黄的,甚至亮到发白。两间房隔了一道门,...

诗人园地

张立辉的诗
情怀 吃一碗泡面 看一朵流云从楼群中走来 炊烟斜插苍穹 塔吊高耸期待 楼宇依旧酣畅着夜梦 梦里的喜鹊呀 朝着阳光飞出了窗外 啊,银装素裹 好一派北国情怀 错落的楼宇 别致的小院 如同此刻的心境一样 洁白曾经 我站在夕阳峰顶 回望,风云消远 ...
冬天里的家政保洁员(外一首)
天气越来越冷 家政越来越热 带上工具,召唤同伴 你跨上了“小电驴儿” 穿过渐淡的夜色和薄雾 忍着风似冰片贴面割脸样的疼痛 离开鸡鸣犬吠的“乡” 一路就奔向还在酣睡中的“城” 小区、小区,一个又一个小区 高楼、高楼,一座又一座高楼 打一下手机...
李凯的诗
蒲公英 1. 飞翔总是要比爱情,再轻一点 我们无法替代月亮接纳良缘 却会在蒲公英种子上 捆绑一颗幸运星 2. 你是风的女儿,也是风的防眩板 我爱,从你童年漫溢而出的潇洒 也曾站在瀑布下宣泄思念 我拒绝过雨伞 除你之外,我甚至拒绝了所有伞 该...
春光盛宴(组诗)
小满刚过,最好的时辰 动车组带着明亮的色彩 风景总是先于我们抵达远方 风在动,南来北往的每一列 都有幸福快乐的理由 雨水敲打钢铁。最坚硬的部分 它们在动车组的身体上跳跃、飞翔 更多的水花,衍生更多的触碰 有的敲着车身和玻璃。有的闪着光 透明...
大海和深山的花朵(组诗)
浪花中的月亮 你满身风沙 从遥远的天宇 濯进碧绿的浪花里 大海激动了—— 掀起大潮 祝福千百万离人团聚 你抖动着银光光的指尖 翻阅着大海 这本厚厚的书籍 ——无边的大森林 爆出这么多花的叶子 当早晨的太阳 跃上白云眷恋的蓝天 你也不愿匆匆离...
铁路情怀(组诗)
跳动的脉搏 一列列飞驰的动车 是大地的脉搏 跨越五湖四海 穿越崇山峻岭 血流的速度 如白驹过隙 一条条清晰的脉络 贯通大地的各个部位 一座座雾霭中的车站 如群山峻岭上挂满的珍珠 沿途美丽的风景线 如靓丽的羽翼 一只威武的金鸡 迎着东方冉冉升...
陈宗华的诗
登东门临长江 长江是一条褡裢 肩把她轻轻取下 还给旅途 浪花结成珍珠 散着家乡 不留一粒灯红 爱长江煮月 也爱长江煮酒 在长江喝不醉的才是好汉 春去又秋来,徐徐清风 鸥鸣习惯了旌裱东门 像长江习惯了滚滚东流 明朝塔锁住长江的高音 像在封藏一...
唯有故乡无处安放(组诗)
岩画 和一群野牛 共同见证了一处岩画的诞生 时间赭红,没有起点 梦卷动尾巴 弯曲历史褶皱 很多秘密,深藏于岩层的河流旁边 让任何细节 无法泅渡此岸和彼岸 往胶质伤口 洒上无数想象 几头野牛就跑回时间之内 任由长角的套索 围出栅栏和陷阱 隔空...

作品专栏

我把九月种在诗里(外一篇)
轻盈的脚步叩开九月的门锁,踏入秋的世界。 九月,日历上沉睡着岁月的呼吸; 九月,阳光渲染着坦然的温柔; 九月,家乡小南山,韵染秋色,绿意丰盈。 秋风送爽,一切美好的遇见在时光里安然如初。喜欢在这样的午后,在这样的清风里,随着生命的延展,行走...
窗外
一张书桌,一把座椅,一排书架,一张沙发,靠窗置一席躺椅,窗台上摆一溜绿植花草,挂上两片我亲手缝制的白色窗纱,这就是我书房的全部陈设。 书房在三楼,南面,不足十平方米,四面墙壁几乎被L形大落地窗占去两面,阳光充足。窗外二三十米处平行着一条街道...
东北的靰鞡(外一篇)
在二十世纪六七十年代的东北地区,流传着一则谜语:“有大有小,东北一宝,皮里没肉,肚里是草,脸上有褶,耳朵不少,放下不动,绑上就跑。”谜底就是靰鞡鞋。那时,有人被评为模范,人们就会风趣地说:“穿靰鞡迈门槛——先进者(褶)。” 靰鞡鞋最初是东北...
唤醒
我漫无目的地在街上游走,风在耳边肆意吹着。 此时此刻的我,百无聊赖、空空如也。 天空辽阔,蔚蓝蔚蓝的,没有一片悬浮的云。太阳热烈地抛洒它的光芒,阳光包裹着一切。我是从屋子里逃出来的。在屋子里,我被压得喘不过气来。 于是,我想在灿烂的阳光里,...
宋珈的诗
穿过岁月 车水马龙消失的时候 时间转得很慢 供暖气的烟囱是 不用遮掩的嘴巴 大口吐出白色云朵 可以头挨头,可以手牵手 但不可以坠落 我愿穿过岁月不断连接你的距离 曾经乡村的炊烟袅袅 有我影子的浩荡 对不上词的歌儿在田野里跑着调 春天落在雪地...

文学理论

当现代性照进现实生活
一、引言 《伤逝》是收录于《彷徨》小说集中的一部以爱情故事为题材、以手记为具体表达形式的短篇小说。作者鲁迅站在男主人公“涓生”的视角,采取了细腻悲伤、哀愤交加的内心独白方式,将他与子君从勇敢冲破传统家庭的婚姻束缚,建立起温馨甜蜜的小家,到最...
“心语的交代”
一、引言 冯骥才以往的小说都是在描写各色各样的市井人物,为小人物和平凡人物立传。其长篇小说《艺术家们》则打破了之前的写作模式,打造出了一位理想艺术家的形象来与其他人物作比较。小说书写出了作家内心的感受,借人物故事,表达了他自己对艺术理想的坚...
老舍在《五虎断魂枪》与《断魂枪》中的文化建构
《断魂枪》是老舍的短篇小说巨制,在这部小说中,老舍对民间传统的武侠文化展开了个人的独特思考。《五虎断魂枪》这部英文话剧是对小说《断魂枪》的改写。在《断魂枪》中,老舍只字不提现代科技,只关注传统文化;在《五虎断魂枪》中却截然不同,“无论是主题...
浅论陈染小说中的孤独意识
陈染的小说,通过展现女主人公们各自的生存境遇,摹写了孤独又自我享受的女性意识。这些女性有些许共通点:她们既偏执叛逆,爱拒绝,不睦群;又多愁善感,多情自扰。这种意识不是人生来就能体会到的,而是要在时间和经验的洪流中,不断被磨炼的生命体验与生存...
宛然风节,动景浑成
一、引言 在中华文化悠久的历史发展进程中,古诗一直占有重要的地位,堪称中国文学史上的瑰宝。一首好诗,离不开对天然飘逸的自然景物和错综复杂的社会环境的描写,更离不开创作者对转瞬即逝的动态场景的捕捉及润色。本文主要以林逋的诗歌创作为例,结合北宋...
浅析《苏菲的世界》中叙述层的互动性
一、引言 欧美经典小说阐释是文学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随着叙事学在文学解读和研究方面的大量运用,研究开始聚焦于小说的结构技巧等方面的特征,因此,有必要对一些经典欧美小说作品进行重新解读。从工具层面上说,叙事学产生于20世纪60年代的法国,至2...
新媒体时代对汉语言文学发展的影响研究
目前,在互联网技术、信息技术发展的带动下,新媒体行业迅速崛起,短视频、微电影等逐渐被人们广泛接受,并且融入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成为人们获得信息、记录生活的一种新方式。新媒体与电视、广播、报纸等传统媒体有所不同,其具有传播实时性、内容多元性等特...
浅谈迟子建的《额尔古纳河右岸》
迟子建,当代著名女作家,1964年2月27日出生于黑龙江漠河。1983年开始文学创作,四十年来笔耕不辍,著有长篇小说《额尔古纳河右岸》《群山之巅》;小说集《北极村童话》《雾月牛栏》等。《额尔古纳河右岸》以细腻柔和的笔触讲述了一个古老民族的百...
陈维崧中期词风嬗变原因的考察
陈维崧是阳羡词派的领袖,更是明清易代之际的典型词人。学界对其多有研究,但大多学者只针对其最负盛名,也最贴近苏辛豪放倾向的后期词风进行褒贬,对其中期词风的研究较为薄弱。本文对陈维崧创作中期的时间界定,沿用了严迪昌先生的说法,即顺治十三年(16...
论《文城》的悲剧书写
悲剧作为传统的美学范畴,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和研究意义。鲁迅在《再论雷峰塔的倒掉》里这样定义悲剧,“悲剧就是将人生有价值的东西毁灭给人看”,[1]在悲剧里,人物往往经历苦难,尝试抗争,但最终以失败告终。《文城》是余华所创作的一部具有深厚悲剧意...

影艺之窗

从希区柯克的悬念观浅析影片《断·桥》的类型自反
一、引言 阿尔弗雷德·希区柯克是世界影坛公认的悬疑大师,他的作品一直是业界悬疑类型片的典范。多年来,其个人悬念观成为研究其风格的必要元素,他的叙事技巧和美学风格影响了一代又一代的导演。而悬念并不只存在于悬疑片中,它广泛地被应用在了...
传统戏曲元素在民族声乐艺术中的运用分析
民族声乐是一种以歌唱形式为主的音乐表现艺术,依托人声诠释音乐内容,表达音乐思想与情感。传统戏曲是中华民族艺术文化中的瑰宝,其表演内容与形式及演唱技巧极为丰富,在其创新发展过程中,对民族声乐艺术作品创作起到了借鉴作用。尤其是在当今时代下,传统...
经典影片《花样年华》的视听语言分析
电影《花样年华》是王家卫导演的一部经典影片,讲述了一段美好而含蓄的故事。这部划时代的华语电影,多年后再看,依然别有一番风味。本文主要从画面与声音两个方面对电影《花样年华》进行视听语言分析,从中吸纳电影语言的运用优势。 一、《花样年华》概述 ...
叙事学视域下琼剧曲词的叙事策略探析
一、引言 戏曲曲词是中国传统叙事技巧的汇聚产物,琼剧曲词的叙事本领在于能够抓住观众的心理,通过设置戏中人物和事件之间的“意象”“悬念”“文化特色”等,一步步调动起观众的共鸣点。高明的剧作家通常会有所设计,等待读者去看,从而实现其思想融入观众...
戏曲音乐创作中应注意的问题分析
在继承传统精华的基础上进行整合创新发展,才是健康的音乐创作良性发展的重要动力。当前,戏曲音乐创作中的各种问题,都是戏曲音乐创作者对戏曲传统的自信力与自觉性不足的直接体现,更是推进戏曲音乐创作更好地与时俱进的重要立足点,值得深入研究。 一、目...
试论毕赣电影的悲剧意识
一、引言 悲剧意识是“人与自然、社会、他人及其自身的冲突中感受到的心理痛苦,是人在与苦难等的抗争中形成的对于世界和自我的一种基本认识”。[1]由此可见,与悲剧不同的是,悲剧意识是悲剧客体蕴含的悲剧主题用于对自身理解和认知的思想意识,以及主体...
音乐戏曲协同创新传承与发展探讨
音乐与戏曲是姊妹艺术,整合创造出了符合当代大众审美与极具民族特色的优秀作品,顺应了现代精神文明发展的需要,也推动了两种艺术形式的与时俱进。但音乐戏曲的协同创新传承与发展仍处于摸索性前进阶段,存在较大的完善空间,值得深入研究。 一、音乐戏曲协...
戏剧表演中人物形象的塑造研究
戏剧是融合文学、诗歌、美术、音乐、舞蹈以及哲学的综合艺术。在戏剧舞台上,塑造真实、生动的人物形象是表现这种艺术魅力的关键。因此,身为戏剧演员,需要根据剧本的设定,情境的构建,通过自己的理解,进入人物的内心深处,并通过精彩的舞台语言、流畅的形...

识文谈字

现代汉语结构助词“的,地,得”用法分析
在现代汉语中,“的,地,得”的使用频度极高,并且在句子中均能够充当助词,发挥连接作用,使句子结构更加完整、含义更加清晰准确。当“的,地,得”都作结构助词出现时,它们的发音没有区别,都是轻声“de”,但是从具体的语法上看,三者的区别却十分显著...
现代汉语“N1+N2”定中式复合结构的语义类别分析
一、引言 名词作定语修饰另一名词的结构即“N1+(的)+N2”结构,在现代汉语中一直受到学界的关注。且目前的研究主要聚焦于N1与N2之间的语义关系,包括N1与N2的语义类别、N1的语义特征、N2的语义特征、结构存在歧义的原因、“的”字与其前...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3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6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3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6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3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2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7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6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5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7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参花(中)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参花(中)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