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文文学

华文文学

2025年03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中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和评论的刊物。杂志...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文学小说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5.00 ¥9.00
目录

理论视野

关于文明互鉴、华文叙事和华文学科的若干思考
摘要:华文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个具有发展潜力的组成部分,从语言文化、传统文化或“文化中国”的层面看,华文文学也是“中华文化”“中国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由华文文学引发的一系列问题言说不尽,其中关乎文明互鉴、华文叙事和华文学科也会引发诸多不同的...
美国亚裔女性“模范少数族裔”的定型化与反表征困境
摘要:在美国“模范少数族裔"话语中,亚裔女性被进而赋予了“性感模范少数族裔”的内涵,这不仅沿袭了“莲花”所代表的顺从性亚裔女性气质,也建构了另一种隐性而强制的定型化表征。这一形象的文化表征实践既持续加剧了亚裔女性在性别和种族身份的...

港台文学研究

论董启章作品的“技术意识”
摘要:董启章作品中“技术意识"的生发,一面勾连了20世纪60年代至今香港飞速发展的社会现实,以及董启章祖父和父亲凭借制造业在香港发家的家族历史,一面则与卡尔维诺的“文学机器"观和阿伦特对“制造”的解读息息相关。这一意识随...
“自我”与“他者”的对话:论刘以鬯的文艺观及诗化风格
摘要:香港作家刘以鬯的作品多以“实验性"著称,其大胆的文风、反叛的叙述结构,饱含其个人置身于香港这个视文学为"商品”的创作环境中的矛盾、忧虑和现实批判。刘以鬯的作品呈现出了“自我”与“他者”的二重特性。首先,刘以鬯吸收西...
《讲话》与歌谣的“大众化
摘要:1940年代,《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成为香港和闽台方言文学运动的指导思想文本。随着革命形势的转移和“文艺大众化”讨论而深入,方言文学运动逐渐把语言、形式议题转换成思考知识分子与工农群体的主体问题。以歌谣整理和研究为例,闽台方言运...
文化记忆里的精神寻根:《世界日报》与林海音“京味文学”溯源
摘要:北平是林海音新闻思想与文艺理念萌发的始源之地。1930年代林海音就读于北平新闻专科学校,经过“五四"学风的浸润与成舍我等良师的教导,培养起自由、平等、独立的人文精神,蓄积了不凡的写作能力和传媒经验。此间,她以《世界日报》实习...

东南亚华文文学与文化

赋能云天,期盼成为永恒
摘要:小诗是“点睛”的艺术,既表现“刹那"美感,更突破繁枝末节而直达生命的“永恒”;“点睛”离不开“画龙”——熟能生巧且惟妙惟肖的精雕细琢的功夫。只不过这“功夫”正如古人所说更多在“诗外”,包括生命经验的积累、宇宙人生的哲思,对自...
风景、历史与情感的交织变奏
摘要:苏荣超的诗集《诗写菲律宾》以简洁凝练、清新自然的笔触描写了菲律宾风景,表现了华人的生活与情感。他善于从物质与景观入手,描绘菲律宾的自然风光与人文社会特征,使之形成符号隐喻表达华人独特的在地经验。对物的描写一方面继承了中国古代的咏物传统...
菲律宾华文女作家施柳莺的中国叙事
摘要:在菲律宾华文文坛,施柳莺以富有文化格调的小说创作见长。她出生于福建晋江,小学时转到香港就读,而后移居菲律宾,这种多元流散经历对其创作趋向有显著影响。与其他菲华作家相比,施柳莺融入流散记忆的中国叙事格外凸显,她的原乡叙事以故乡福建为中心...
论黎紫书小说《流俗地》中的“饮食南洋”
摘要:“饮食”具有丰富的社会及文化隐喻意义。人们通过对“饮食”的体认形成各具特色的族裔认同,与其他群体相互区分并展开对话。在黎紫书的小说《流俗地》中,饮食书写建构起独特的“饮食南洋”文本隐喻系统,成为马来西亚华人群体世俗生活的“浮世绘”,呈...

译介与传播

海外网站Wuxiaworld传播中国网络文学的创新举措
摘要:“武侠世界(Wuxiaworld)"诞生于2014年,现已成为知名的海外网络平台,在中国网络文学对外译介和传播中发挥着重要的桥梁作用。文章梳理Wuxiaworld的诞生、发展、现状。研究发现:Wuxiaworld是由美籍华裔...
《小说十八史略》中日读者接受对比研究
摘要:本文利用文本数据挖掘和情感分析技术,从对比研究的视角考察《小说十八史略》中日读者的接受情况,归纳总结出具有代表性的积极和消极评论观点,客观呈现中日读者对该作品的真实接受情况。研究发现,《小说十八史略》在中日读者中总体接受度较高,中日读...
《易经》在葡语世界的翻译与影响研究
摘要:《易经》作为群经之首,是中国最古老深邃的经典,具有哲思性和文学性,语言精练含蓄,具有言、象、意三个方面的内涵,卦爻辞充满生动的义理阐释形象。葡萄牙传教士是最早将《易经》介绍到西方世界的人,对西方中国典籍研究和翻译起到奠基作用。随后,葡...

学者研究

以问题为导向·以文学为方法
摘要:朱双一是台湾文学研究领域卓有成就的学者。1980年代中后期,他经由审美批评和史料搜寻的双重路径进入台湾文学研究,在世纪之交转进以丰富的史料和大量的作品分析为基础的文学思潮研究。此后,他的研究“引文入史”,带有史学的纵深追求,逐渐形成“...
朱双一学术年谱
1952年 出版社出版。 3月出生于福建泉州,本名朱二,主要笔名,偶用笔名夏莞、周林、双文等。 1979年 参加高考,进入厦门大学中文系学习。 1月《角度、眼光及理论的升华》发表于《读书》杂志第1期。 1986年 6月《鲁迅讽刺艺术的“激情...
贺《华文文学》创刊40周年题词选登
贺《华文文学》创刊40周年题词选登...
《华文文学》 投稿须知
《华文文学》(双月刊)创刊于1985年,由汕头大学主办,是我国内地首份专门发表台港澳及海外华文文学作品与评论的刊物。本刊原为“中国世界华文文学学会”会刊,现为学术性刊物,主要刊登港澳台及海外华文文学方面的学术研究成果。本刊为全国中文核心期刊...
相关杂志
  • 当代

    当代

    2025年03期
    ¥12.00
  • 北京文学

    北京文学

    2025年06期
    ¥15.00
  • 译林

    译林

    2025年03期
    ¥12.00
  • 啄木鸟

    啄木鸟

    2025年07期
    ¥9.00
  • 十月

    十月

    2025年03期
    ¥15.00
  • 美文

    美文

    2025年12期
    ¥9.00
  • 上海文学

    上海文学

    2025年07期
    ¥9.00
  • 辽河

    辽河

    2025年06期
    ¥7.29
  • 民间文学

    民间文学

    2025年02期
    ¥6.00
  • 长江文艺

    长江文艺

    2024年10期
    ¥6.00
  •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北京文学·中篇小说月报

    2025年05期
    ¥15.00
  • 小品文选刊

    小品文选刊

    2025年07期
    ¥4.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54.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华文文学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华文文学

杂志价格:¥9.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