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家名作

名家名作

2023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名家名作》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和“双百方针”,理论联系...     展开

类型

旬刊

类别

文摘文萃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48.00 ¥28.89
目录

心路

跳跃在泪珠里的火光
开始思考人生这个话题,大抵是在不惑之后。 吃了不少苦,爬了一些坡,经历了一些难,撞过几回南墙,突然发现,人生过半,曾经努力追赶梦想的少年,已然鬓生雪丝。可回头想一想,努力了很多次,似乎依旧一事无成,苦楚多于快乐,困顿多于振奋,迷茫多于清醒。...

品位

执着梦想绘丹青
或许是小学时就对课本中插图的迷恋,或许是初中时对墙头作画者的崇拜,画家梦很早便在李爱军先生心头潜滋暗生。 他的身上仿佛有一种绘画的特质,小时候常听大人们说他画什么像什么,班级的板报几乎每期都出自他之手,夸奖声、赞美声不绝于耳。但长大后他领悟...
崇山茂林待何事 独迎风雪夜归人
中国山水画,一笔一墨最见画者的功力和底蕴。而在刘少光先生的画中,我看到了更深入的东西,即敬与诚,这是在现代快节奏的社会生活中日渐稀缺的一种功夫,也是惊鸿一瞥无法获得的感觉。唯有细细品味,如饮醇酒,慢慢回甘。 品鉴刘少光先生的画作是会上瘾的,...
胸有丘壑 细腻传神
从山东的淄博到陕西的米脂,一路向西,八百多公里的路途,画家孙代传开车开了一天,风餐露宿,却甘愿漂泊。以“地有米脂水,沃壤宜粟,米汁淅之如脂”而得名的米脂,为什么有如此大的吸引力,让一个本本分分的山东汉子一而再,再而三地驱车前往?难不成真的有...
清韵明秀 雅俗共赏
梅乃花中之魁、雪中高士,它有疏影横斜、暗香浮动的诗情画意,也有坚贞不屈、凌寒傲雪的君子气概。“零落成泥碾作尘,只有香如故”“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梅具有执着、坚毅、刚直的情怀;“梅花香自苦寒来”“凌寒独自开”,梅具有高洁、坚强、...
中原滴翠 浓墨重彩
中原大地自古以来就是各类行家里手较劲的战场,近代以来在书画领域愈发到了兵家必争三分天下的境地。在不断的博弈中,胡玉超以其“中原滴翠 浓墨重彩”的画风在业界备受推崇。 真正与胡玉超接触实在是有些意外,我都觉得是一种冥冥中的刻意安排。近几年...
清风荷韵 酣畅淋漓
墨酣笔饱,成竹于胸,仿佛是信手运笔,随意泼洒,胸中那份对荷的情愫便勃然而发,徐徐涂抹,轻轻点刷,时淡时浓,时隐时现,或疏或密,或浅或深,但却色墨交融,大气磅礴,又直击人心。纵目观望,让人的心情豁然开朗,感觉神清气爽、耳目一新,鼻翼翕动,又觉...

见识

熔古铸今 丹青绘彩
孔令祖出生于如诗如画的黄河三峡太极湖畔,他的心灵从小就受到了当地纯朴的民风、重教崇文的文化环境以及勤俭生活的自然陶冶。同时,严格的家庭教育又深刻地影响了他治艺的严谨和做人的品行。 幼年时期,孔令祖就已表现出非凡的绘画天赋,他以家乡的山水田园...

创作

108位诗人素描(三)
75.写给王敏健老师 老师一直很消瘦 可笔下那 细腻唯美的诗歌 大气磅礴的书法 出神入化的画作 如一场艺术的满汉全席 此刻泉涌的灵感 从你心上涓涓流淌到指尖 艺术的草原辽阔无疆 老师牧瘦了一个人的青春 老师牧肥了整片大草原的牛羊 老师...
《迎光者》序
李国坚的诗集《迎光者》别有味道。然而,值得关注的是诗集里所涉及的108位诗人中,并非全是在世的诗人,还有一部分是已逝的古代名人。这就让我了解了一个事实,在诗人李国坚的内心充实着一种别样的心理,那就是他把自己看重的或接触过的诗人都尊称为“老师...
看取莲花净,应知不染心
莲花“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清净自然,识此才体会到莲花有一颗一尘不染之心。看似咏物,实则夸人,在佛教中莲花为最洁之花,也用以象征清净的心境,这其实也是在用莲花比喻义公,夸赞他心境清净。在笔者看来,诗人苏轼也是这样一个心境清净、淡然旷...
就在“五一”前的一天,我的一颗下门牙掉了,真的,终于掉了。 我没有啥可惜的,更没有啥遗憾的,因为它是一颗腐朽的牙! 我之所以说它腐朽,是因为它已经四十年不工作了。 记得我十来岁时,与一位大我三岁的同学发生冲突,这位同学仗着他家族有权有势,经...

评论

试析夏目漱石《明暗》中的道家思想
[摘 要]《明暗》是夏目漱石因病去世而未完成的长篇遗著,被誉为“国民作家”的夏目漱石毕生对汉学钟爱有加,且在阅读汉学典籍的过程中受到道家思想影响。试将小说中的明暗与道家中阴阳两极所象征的此消彼长的对立转换关系相对应可以发现,两极的流转体现...
悲欢离愁皆文章
[摘 要]在乔伊斯的《死者》中,作者描述了一个死气沉沉、令人窒息的爱尔兰,体现了个人的精神危机和社会的道德瘫痪。爱尔兰民众的精神瘫痪、主人公的顿悟和重生是小说的主题。《死者》是詹姆斯·乔伊斯描写女性形象的代表作品之一,小说刻画了...
荷塘月色
[摘 要]想要系统地解读文章,了解作者的情感,理解文章的境界,就要从文章中揣摩审议,了解作者想要表达的人性世界。《荷塘月色》是朱自清先生的散文名篇,余光中、钱理群、孙绍振都做过细致的研究。通过热闹与冷静、冲突与自由、离家与返乡三组词语试图...
钱锺书《围城》文学赏析
[摘 要]《围城》是钱锺书先生的代表作品之一,在这部小说中有着十分鲜明和独特的艺术气息,蕴含着十分复杂的人物关系,故事情境丰富饱满,能够将旧时代下中国社会的现状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来,其充分借助比喻的手法,刻画了人们在面临困境时的表现,讽刺了...
“破”,而后“立”
[摘 要]金庸以彰显“侠之大者,为国为民”为主要创作初衷,打破传统武侠小说创作的藩篱,浓墨重彩地描写了一个充满异变与反叛的韦小宝角色。出于作者历史观与民族观的进步,以及他对传统腐朽观念的批判等多种原因,这部小说对之后武侠小说的创作带来极大...
极寒之地的城市书写
[摘 要]阿成与迟子建作品中的哈尔滨是时间与空间交织而成的艺术体,独特的城市空间形象描绘出这座城市的历史风烟以及城市文学的风俗之美。透过外在的物理空间,两位作家更是以赤子情怀、悲悯的眼光聚焦城市贫民,在独特的叙述视角和相异的叙述温度中,讲...
英雄与俗人的距离
[摘 要] 进行文本阅读时,青少年对人物的解读往往出现扁平化、标签化的印象,忽视了人性的复杂多样或人物矛盾纠结的心理。以林冲、荆轲和李存勖三个形象为例,从“英雄”和“俗人”的概念切入,破除非黑即白的思维烙印,着力分析三人在特定时代洪流中的...

研究

《论语》君子与圣人概念浅析
[摘 要] 通过对《论语》中涉及的概念“君子”的简要解释,对比君子与圣人这两个概念,分析其各自的侧重点,从而剖析《论语》中对理想人格的期望与没有达成的焦虑。从中可以看出,《论语》中体现出来的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的实践虽重视“大道”,但更...
孟子思想研究
[摘 要]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挖掘增强文化自信的因子是新时代加强文化建设的重要路径之一。孟子在百家争鸣时期始终坚守、发展和捍卫儒家文化,对后人产生了重要的启迪作用。深入对孟子的研究,有助于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关 键 词]...
浅议墨子与孟子的音乐观
[摘 要]作为战国时期儒家和墨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墨子的“非儒”和孟子的“辟墨”促进了诸子思想的反省。对其音乐观念进行比较研究,有助于梳理先秦文艺理论的发展脉络。通过分析二者音乐观之间的异同,可以发现在各自出身以及学派背景的影响之外,更...
浅谈唐宋运河行旅诗
[摘 要]所谓运河行旅诗,指诗人在运河水路出行时所进行的诗歌创作,主要包括由于流贬、漫游、科举求仕等原因,诗人行舟或短暂逗留于该地域所创作的诗歌。诗中展现的有与运河相关的河流、湖泊、泉源、水域的记载,有气候、作物及农业生态环境的记载等。另...
浅论苏洵、苏轼父子散文创作上的异同
[摘 要]苏洵、苏轼的文学功底和创作成就影响深远、彪炳千秋,在中国古代文学史上有着不可磨灭的重要地位。就散文创作而言,父子俩并驾齐驱、各有特色,既存在诸多共通之处,又彰显不同的政治背景、时代风格,体现各自的思想认知与个性特征。主要从文论思...
宋代“尚意”书风与文人画转向
[摘 要]传统文人画与中国书法艺术关系密切,从某种程度上说,宋代书法的尚意书风造就了中国绘画发展中的文人画转向。书法发展至宋代形成了一种具有鲜明特征的艺术风貌,其脱离了实用与功利的目的而走向了艺术(书法艺术)的自觉,点划脱离字形的辨识功能与...
去蔽
[摘 要]王阳明通过去蔽的态度为正心诚意奠定了基础,以去蔽的途径为格物穷理铺垫了道路,用去蔽的方法为知行合一确立了原则,同时将去蔽作为目的为致良知提供了保证,达到了明本然之心,昭良知之意。王阳明的去蔽即是去除私欲的遮蔽,使本然之心活泼泼地...
从《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试观梁启超的学术史写作
[摘 要]梁启超《中国近三百年学术史》一书是在中国社会转型的背景之下对近三百年学术进行回顾和审视之作,既有传统学术史写作的特点,又深受近代科学精神的影响,是其史学理论的具体实践。梁启超从客观精神和科学态度出发,注重专门史和代表性,以现代眼...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体现 
[摘 要]新时期背景下,为有效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应展现其内在的文化品质,对古代文化价值进行综合分析,促进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发展和传承。基于此,首先介绍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古代文学中的积极作用,以及对当代社会发展的价值,最后提出了古代文...
天下观视角下“盛唐气象”美学研究
[摘 要]从天下观的视角研究中华民族的形成以及中国美学的发展,会发现在这一发展过程中,没有某一群体的美学在不受任何其他群体的影响下就可以独立发展,也不会起着绝对的统领性、主导性作用。不同民族、不同地区、不同文化皆为中国美学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清末邮政的产生与发展
[摘 要]清末邮政从19世纪60年代开始经历了海关兼办邮政、海关试办邮政及大清邮政总局建立三个阶段。与“客邮”、民信局的博弈使近代邮政之路并不是一帆风顺的,其产生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带有浓重的殖民色彩,但客观来说促进了中国邮政的近代化发...
清末四川洋人出入境政策管理探析
[摘 要]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获准进入中国内地游历、经商和传教,大量洋人由此而进入四川。但不管是清政府还是地方政府,在洋人出入境一事上都保持着非常谨慎的态度,颁布了规范的出入境章程,因地制宜采取了一系列防范措施。以清末洋人为研究对...
论老舍小说中的“幽默”味
[摘 要] 幽默感是老舍小说的一个鲜明特色。老舍之所以能够被誉为世界级的幽默大师,原因在于老舍的文学作品来源于日常生活,在引发读者笑的同时具有极高的艺术价值。老舍的文学作品为我国现代文学开辟了全新的写作话题和范围。在他的小说中彰显了民俗民...
从哲学史和思想发展史的角度认识美国的实用主义哲学
[摘 要] 在美国哲学史上,实用主义占据很重要的地位。皮尔士在19世纪末创造了实用主义,从此以后,实用主义在哲学发展的过程中一直处于主导地位,它对后期产生的哲学思想有着深远的影响。很多哲学家认为,20世纪初的哲学主要有实用主义、分析哲学两...
论康德的自由观
[摘 要] 自由是贯穿人类生存发展的重要概念,自由越来越成为人们探讨的热点话题,对于自由思想的研究也愈发重要。18世纪的康德通过“哥白尼式”的革命为实践理性领域开辟了新天地,提出了著名的道德三原则,建立了意志自由学说,但同时他的自由观也存...
《理想国》中城邦正义与灵魂正义的对比
[摘 要]柏拉图在《理想国》寻找正义的过程中,引入了城邦正义与灵魂正义的类比。柏拉图试图用城邦正义与个人正义进行类比,以一种以大见小的方式探寻正义。本文分为三个部分,第一个部分通过梳理《理想国》文本找出城邦里的正义;第二个部分通过文本探究...
《晚熟的人》陌生化研究
[摘 要]《晚熟的人》是莫言获得诺贝尔文学奖之后的第一部短篇小说集,莫言运用魔幻现实主义写法,用12篇故事汇集了高密东北乡形形色色的人和错综复杂的故事情节,平凡中透出不平凡的内涵,所以从陌生化的角度入手,分别从语言、叙事视角、故事情节等方...
浅析《鲁滨逊漂流记》中鲁滨逊的五重身份
[摘 要] 《鲁滨逊漂流记》是18世纪英国启蒙运动时期重要的现实主义文学作品,也是英国第一部现实主义小说。英国作家丹尼尔·笛福以真实事件为原型,创造出了一个极具时代形象和现实意义的主人公鲁滨逊。小说中的主人公鲁滨逊粉墨登场,逼真...
“反叛者”海斯特的归顺:《红字》中的空间伦理研究
[摘 要] 《红字》是美国浪漫主义作家霍桑的代表作。小说中女主人公海斯特是当时社会女性群体的缩影。从文学伦理学批评中的空间伦理学视角出发,以三个不同的空间为伦理线,研究不同空间是如何影响海斯特的个人感受,让她陷入伦理困境,做出伦理选择,最...
浅谈17世纪湖州文化的域外传播
[摘 要]《九云梦》虽然创作于17世纪的韩国,但小说的背景设定、主人公的行进轨迹都在中国,作品中也出现了大量江浙一带的文化形式,尤其多处出现了能够体现湖州地方文化色彩的元素。了解作品中的湖州文化元素,重点突出湖州文化的域外传播,多角度展示...
漩涡般的心灵风暴
[摘 要]以《安娜·卡列尼娜》中安娜的内心独白为线索,阐释安娜自杀前的心理活动如“漩涡般的心灵风暴”一般,从间断跳跃、急速旋转到一种终结式的宣告。在此基础上进一步探寻安娜的心理动机,并结合作品中的具体情节进行细致的论证,阐述安娜...
浅析“乌鸦”在中俄民族文化中的象征意义
[摘 要]从远古时代开始,乌鸦便以神秘的姿态出现在神话传说中。中国与俄罗斯一衣带水,但是乌鸦的形象在两国具有不同的象征意义。在中国文化中,乌鸦的形象从早期的神鸟发展成恶鸟,象征着不祥;在俄罗斯文化中,乌鸦的象征意义也有多种。通过列举乌鸦在...
长谷川等伯猿猴图对“牧溪猿”的接受与创新
[摘 要]牧溪这位南宋晚期画僧在日本获得了很大的尊崇,一大批日本画家热忱学习牧溪画风,桃山时代的汉画派画家长谷川等伯便是其一。等伯的《竹林猿猴图屏风》与《枯木猿猴图》是对“牧溪猿”致敬的代表性作品。等伯不仅掌握了“牧溪猿”的精髓所在,浓淡...
浅析王安忆长篇小说《长恨歌》中的电影化手法
[摘 要] 《长恨歌》在1995年首次出版时遭受冷遇,但是在2000年初,在老上海怀旧热中,其引起了学术界的重视。此外,由于《长恨歌》适于改编成电影,因此后来被香港导演关锦鹏改编成了同名电影。王清洁对《长恨歌》电影改编的研究,启发了《长恨...

翻译

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分析
[摘 要]在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与开放程度不断提升的过程中,跨文化交际活动逐渐增多。而翻译是跨文化交际的关键行为,会受到文化等因素的影响,利用调查法、文献资料法等方法对跨文化交际中文化因素对翻译的影响进行了研究与探讨。探究结果表明,中西方的思...
论英美汉学界对孔子“礼”的现代诠释
[摘 要]英美汉学界的《论语》研究范式经历了“译主评辅”、挖掘内部文化特质、以比较研究和哲学方法分析文本三个阶段。其中,芬格莱特将近现代西方哲学与儒学相结合,运用奥斯汀“言语行为理论”阐释“礼”的感涉力量与评价功能,鲜明揭示了中国之“礼”...
基于深度翻译理论对《谭振山故事精选》中文化负载词翻译的研究
[摘 要]《谭振山故事精选》作为首批入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文学作品,深刻地反映了辽河平原农耕民众的生产与生活,是中国东北地区民俗文化的一个缩影,具有极高的研究价值。然而由于民俗故事具有极强的口语化特性,全书含有大量的民俗文化负载词...
翻译诗学操纵下黎翠珍译《李尔王》粤语演出本研究
[摘 要] 翻译剧是香港话剧重要的剧作来源之一。香港翻译家黎翠珍译介的《李尔王》是香港翻译剧的经典之作,其翻译策略深受翻译诗学的影响。以黎译《李尔王》粤语演出本为研究对象,借鉴勒菲弗尔操纵理论中的诗学要素,从宏观的文化角度到微观的文本角度...
生态翻译学视域下《威尼斯商人》汉译文本对比研究
[摘 要] 读经典、学经典不仅能让人在经典中淬炼个人品质,同时也能从经典中读懂世界。而不同的译者、不同的时代背景、不同的语言应用,最终形成了《威尼斯商人》不同的译本,而译本不同,其影响也会不同。依据从生态翻译学理论,从生态翻译学的三个维度...

杂谈

文学对区域形象的隐性构建
[摘 要] 虽然文学不以传播区域形象为目的,但在客观上,文学既作为社会记忆载体影响社会公众的区域刻版印象的形成,也作为大众媒介对构建区域形象的个人认知产生影响,文学里的区域形象信息对区域形象的构建不仅提供了理论上的支持,还有现实经验的印证...
“发愤”与“发奋”的历时与共时探究
[摘 要] “发愤”不完全等同于“发奋”。历时来看,“发愤”的意义更为丰富,除了“决心努力”的意义外,还有“发泄愤懑”“激于义愤”“含恨”等意义。共时层面,两者的语义侧重点不同,可适用的主体对象、某些使用习惯不同。“发愤”侧重于内在情绪,...
从情态的角度看复句
[摘 要] 从情态角度出发,尝试从复句家族中划分出一众以情态关联词联结的复句类别,即谓之——情态复句。情态涉及说话人一定程度的主观性情感态度,置于复句群体中观察,则得以归结出这一独特角度划分出的复句类别,也即情态复句,有利于相关学者对复句...
从若墅堂看拙政园的沿革变迁
[摘 要]拙政园作为中国四大名园之一,有着悠久的历史和极高的文化价值,而若墅堂(今远香堂)更是其中最早也是最具有代表性的建筑之一。拙政园自明朝王献臣建园以来,既经历过繁华的康乾盛世,亦经历过战火纷飞、国家动荡的清末民初时期,在中华人民共和...
基层美术馆典藏工作的思考与探讨
[摘 要]随着我国综合实力的逐步增强,文化的影响力也逐步加强,近年来基层美术馆备受重视,美术馆典藏工作的重要性日益突出。美术馆典藏工作主要包括作品收藏、学术研究、藏品陈列以及交流利用等方面,这些都是我国优秀文化得以弘扬与发展的重要途径。为...
西方影响下中印早期报刊诞生之比较
[摘 要]同为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印度和中国都曾有辉煌灿烂的文明,也都遭受了西方国家的资本入侵和殖民侵略,两国具有近现代意义的报刊都是在西方文明的猛烈冲击之下诞生。但与中国不同,印度早期的新闻业有着强烈的殖民地烙印。目前新闻传播学界主...
相关杂志
  • 读者

    读者

    2025年09期
    ¥7.00
  • 意林

    意林

    2025年02期
    ¥3.69
  • 读者校园版·成长

    读者校园版·成长

    2025年05期
    ¥8.00
  • 读者欣赏

    读者欣赏

    2025年02期
    ¥12.00
  • 海外星云

    海外星云

    2025年02期
    ¥5.49
  • 海外文摘

    海外文摘

    2025年04期
    ¥7.29
  • 新青年

    新青年

    2025年04期
    ¥3.69
  • 视野

    视野

    2025年07期
    ¥4.89
  • 海外文摘·文学版

    海外文摘·文学版

    2025年04期
    ¥12.00
  •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思维与智慧·上半月

    2025年04期
    ¥4.29
  • 北方人

    北方人

    2025年04期
    ¥4.89
  • 扬子江文学评论

    扬子江文学评论

    2025年02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346.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名家名作

杂志价格:¥28.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