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

2025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及海外。以视觉艺术为中心,反映艺术界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就的图文并茂的综合性艺术杂志。(每期有北京及外...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8.00 ¥22.89
目录

卷首语

江山留胜迹 我辈复登临
1200 多年前,孟浩然的一首《与诸子登岘山》以浪漫主义的荡气回肠将历史时空的浩渺、斗转星移间的吊古伤今之情怀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我辈”二字提出了当代人的使命感,赋予了历史文物以新的文化使命。了解历史才能看得远,理解历史才能走得远;从历...

集思

用大历史观审视上海抗战美术的演进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广大文艺工作者要树立大历史观、大时代观,眼纳千江水、胸起百万兵,把握历史进程和时代大势,反映中华民族的千年巨变,揭示百年中国的人间正道,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唱响昂...
电影生产“四减”之我见
目下,中国电影生产和传播的生态正发生巨大的变化,为了顺应新的态势,推动产业健康和可持续发展,除了相关各方作出共同努力,行业的自我革新也势在必行。可以说,值此革故鼎新之际,中国电影特别需要一次从规模膜拜到质量为本的决绝转身,一次从盲目发展到有...
城市精神与创作灵魂的双向奔赴
在数字内容成为城市软实力竞争核心的今天,上海市委宣传部、市委网信办于2025年7月15日发布的《关于支持互联网优质内容创作的若干举措》(下文简称”沪九条”),引发全国关注。“沪九条”不仅是对创作者群体的激励方案,更是上海争夺全球数字内容话语...
三雅不随芳草没 丹桂南北两芬芳
上海“亚洲演艺之都”建设,离不开演出空间、剧场建筑及其舞台艺术的赓续发展,从接受美学角度而言,演出场地甚至是剧场艺术生发、实现的环境土壤、革新媒介和传播平台。茶园之中,三雅园与丹桂茶园是沪上戏园的两座里程碑和双子星,前者为江南酒饮式戏馆代表...

广益

电影之城,每一帧都是生活
上海,究竟有怎样的底气成为“电影之城”?又如何建设电影之城?在2024年,上海市电影局发布了“电影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首次将“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目标升级为“电影之城”。这一举措不仅仅是政策性的规划,也是基于这座海派都市百年的电影文化...
狂欢的理由
成熟的国际电影节是有主题、有灵魂的。它们总是用鲜明的意识标准和艺术风格作为旗帜或者宗旨,汇聚不同的电影作品和电影艺术家,通过交流、交往、交易等形式,传达其对于世界电影的态度,表彰艺术或艺术家的进步,让观众在紧凑时空中领略当下电影的崭新姿态。...
何谓电影之城又何以电影之城?
2024年,第26届上海国际电影节举办期间,上海市电影局发布了“电影之城建设三年行动计划”,首次将“建设全球影视创制中心”的目标升级为“电影之城”。何为电影之城,如何建设电影之城?总结一年来电影之城的建设实践、十年来上海电影产业改革的经验、...
在人生的庸常与失意中苦苦挣扎
历览全球重要国际电影节的主竞赛单元,入围作品常常因其先锋性而令普通观众望而却步,其断裂的叙事线索、含蓄的情感表达、极具个性的艺术手法,都成为艺术电影的鲜明标签。然而,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金爵奖主竞赛单元却呈现出令人惊喜的多元面貌:在12部...
非典型家庭影像实验:上海国际电影节上的三部华语电影
第27届上海国际电影节的三部获奖影片《脱缰者也》《长夜将尽》《比如父子》以差异化的叙事路径与影像实验,共同构建了对“非典型家庭”形态的深度探讨。影片均借由亲属关系的重构、伦理责任的转移与亲密机制的异化,回应当代社会结构与家庭观念的流变。本文...
可接受的先锋性:基于短片竞赛单元的艺术性评价维度的思考
上海国际电影节(以下简称“上影节”)不仅是中国电影文化的本土盛事,更是一个将全球影像叙事引入城市肌理的“在地化”国际场域。以多层次多视角发掘新锐导演为重点、关注展示高质量影片、推动国际合作与交流为宗旨的上影节,为各种各样以艺术创造为使命的电...
玉兰芬芳 历久弥新
今年是第30届上海电视节电视剧“白玉兰奖”值“三十而立”之际,“白玉兰奖”也从初创走向成熟,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发展的领航路标。 本届白玉兰奖涵盖电视剧(中国剧、海外剧)、纪录片、动画片、综艺四大类别五个单元,征集到来自五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
而立之年开新篇
第30届上海电视节电视剧“白玉兰奖”业已揭晓。值“三十而立”之际,“白玉兰奖”也从初创走向成熟,成为中国电视剧创作发展的领航路标。从本届奖项的评选过程来看,获奖名单在行业与观众间取得的广泛认同以及提名环节空前激烈的竞争格局,共同构成了观察优...
对话李星文:长短剧的融合与共生
【编者按】2025年6月27日,2025年上海白玉兰电视节圆满闭幕。这场盛会不仅成为观察行业发展的风向标,其引发的讨论热潮至今仍在持续。节后,《上海艺术评论》采访了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2025年“白玉兰电视论坛·中国电视剧精...
第30届上海电视节视域下中国纪录片高质量发展路径探析
在第30届上海电视节上,来自五大洲43个国家和地区的近千部电视作品汇聚申城,在初夏为上海市民带来了一场充满国际性的视听盛宴。在各个单元的报名作品中,纪录片的增幅最为显著,较去年提升 10% ,使这一单元的可看性和竞争性大大提升。作为上海电视...

言之

寓教于乐,文旅新风标
2025年7月4日至8月10日,沪上迎来首届上海国际动漫月,实现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Expo)、哗哩哗哩线下嘉年华(BilibiliWorld)和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三大展会联动,为动漫游戏爱好者奉上了一...
从"动漫月”看上海二次元产业消费破圈与价值共创路径
2025年7—8月,首届“上海国际动漫月”如期举办。从6月20日新闻发布会在上海广播电视台举行预热,到7月4日在上海跨国采购会展中心正式启幕,首届“上海之夏国际动漫月”融合“文化 + 科技”“本土 + 国际”“经典 + 潮流”等多元模式,C...
上海游戏,从产业多元化走向学术新空间
2025年7月4日至8月10日,沪上迎来首届上海国际动漫月,实现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Expo)、哗哩哗哩线下嘉年华(BilibiliWorld)和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三大展会联动,为动漫游戏爱好者奉上了一...
“首届上海国际动漫月”观察
2025年7月4日,“首届上海国际动漫月”隆重启幕,活动创新性地实现了中国国际动漫游戏博览会(CCGEXPO)、哗哩哗哩线下嘉年华(BilibiliWorld)、中国国际数码互动娱乐展览会(ChinaJoy)三大顶级动漫展会的历史性联动,以...
一路繁华盛开
2025年5月,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在上海揭晓,在全国5名获奖者中,上海剧作家龚孝雄凭一部稽古揆今的《张骞》,从59个参评剧本中脱颖而出。《上海艺术评论》特别邀请到龚孝雄先生本人谈一谈“三十而立”...
三十而立
得一次“曹禺戏剧文学奖”是做了专业编剧后给自已定下的长远目标。这个目标就像暗夜里大海上的灯塔,一直在的视域中闪烁着熠熠生辉的光亮,引领并鼓励着固船炼体、乘风破浪。虽然航程漫长,也时常风急浪高,还曾有过体力不济的时候,但从未放弃理想、迷失航向...
“头置簪花,一路走来一路盛开”
今年5月,第26届曹禺戏剧文学奖(第十届中国戏剧奖·曹禺剧本奖)在上海揭晓,全国5名获奖者中,上海剧作家占有一席,这是他个人创作生涯的高光时刻,身边同行无不为他高兴一部稽古揆今的《张骞》,从本届59个参评剧本中脱颖而出,实属不易。...
一代人的“树”,世代人的“魂”
话剧《树魂》场景设计主题意义与人物定位 本剧讲述林家人承包荒山、植树造林的事迹。林家人的命运因“毁林”而引发悲剧;因“造林”而迎来新生;因“守林”而铸就未来。 本剧以林守根造林育林的故事为叙事主线,在横跨33年(1979—2012年)的时空...
话剧《树魂》,时空交织中的文明救赎与生态镜像
舞台中央,一截苍老的树根紧紧缠绕着一支锈迹斑斑的红军小号。这静默的雕塑,是话剧《树魂》最惊心动魄的意象一它凝结着鲜血浇灌的森林记忆,也预示着生态觉醒的艰难历程。当主人公林守根最终跪倒在这树根与小号前,他的灵魂震颤正是全剧的戏眼:人在生态之境...
传统戏曲在数智时代的新路径探索
2025年5月,由主办的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人才培训资助项目“昆曲艺术数字化设计与创作人才培训”成果展在举办。该项目对面向全国选拔的31位学员开展集中培训,历时半年创作,在多个特色展区展示了百余件作品,呈现出昆曲与数字技术融合的多样化成...
戏曲数字化的辩证思考
数智时代的到来使数字技术与智能交互逐渐深度融入传统戏曲的创作与表演中。越剧《新龙门客栈》借助纱幕、灯光、升降设备分隔舞台空间,将数字影像与武打动作实时联动一数字投影既以武侠风格呈现唱词字幕,又营造出客栈外广袤大漠的空间意象,拓展了舞台空间;...
动作捕捉技术赋能戏曲传承与创新的实践应用
数字技术与戏曲艺术的结合从早期的“技术辅助”阶段转向“融合共生”模式,进而重塑戏曲艺术的整体形态,其中涉及戏曲资料的记录、保存、展示、传播等数字化实践工作。¹戏曲艺术的价值不仅体现在文字记录上,更在于其动态的舞台呈现。戏曲身段的传...
从“虚”入“实”:戏曲数字演艺的视觉重构与审美转向
在数字化浪潮席卷之下,戏曲艺术面临着时代挑战与历史性机遇。戏曲数字演艺不仅前瞻未来戏曲演艺形态,也探索新的审美语汇。通过戏曲视觉要素数字化、戏曲视觉流程数字化、戏曲创新体验形态等方面的综合性思考与实践,让戏曲艺术在坚守本体美学特征的基础上,...

有据

“微改造”塑造城市文化肌理
近两年,上海一直致力于城市公共文化的建设,从2023年5月第一批“美术新空间”到2024年“艺术商圈”的评选,艺术正在融入生活日常,也在渗透城市的公共空间,并且已成体系和生态。有时候,可能是街角的口袋花园,有时候则是抬头望见的老建筑“最美阳...
在“最美十字路口”展望“梧桐区2.0”
【编者按】社区,是基层治理的“细胞单元”是承载着人民群众对美好生活向往的“温暖家园”。2025年4月15日,瑞金二路街道“域·见”街区设计节在上海文化广场音乐剧中心拉开帷幕,本次设计节聚焦街区“共生更新、共谋发展”的理念,深化“和...
城市滨水区空间更新与活力再生
本文探讨城市滨水区从文化规划到场景营造的理论框架与实践路径,以上海“西岸文化走廊”为例,分析其在空间重构与活力再生中的具体实践与成效。研究发现,通过整合文化资源、优化空间功能和激活社区参与,“西岸模式”成功实现了城市滨水区的空间重构与活力再...
最好的生活空间
近日,如果去到城中新晋打卡热点——西岸梦中心,就一定会被广场旁边高高竖立的柱形电子屏吸引住目光,环绕式的屏幕不间断地滑过那些色彩鲜艳,线条简单的画面,我们可以看到跟我们一样在广场上活动的人们、在花园独坐的老人、擦肩而过打着招呼的邻人,甚至是...
艺术融入日常,驱动城市更新
在上海,艺术正在融入生活日常、也在渗透进城市的公共空间,以艺术驱动力推进城市更新。“一江一河”滨水岸线从昔日的“工业锈带”转变为水清岸美、艺术人文的城市微度假场域。蕴藏丰富历史文化底蕴、众多名人故居的风貌保护街区如今也兼具烟火气息和生活美学...
“出箱入匠”展:用“新”贴近时代,用“心”见证传承
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在历史发展进程中不断积累沉淀下来的精华,是中华民族的根和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高扬中华民族的文化主体性,把历史沧桑留下的中华文明瑰宝呵护好、弘扬好、发展好。”中华戏曲艺术是多元一体的中华文明的典型代表,承载着中华...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9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9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10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9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8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5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3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5年19期
    ¥21.00
  • 曲艺

    曲艺

    2025年10期
    ¥7.69
  • 文化产业

    文化产业

    2025年29期
    ¥9.90
  • 艺品

    艺品

    2025年03期
    ¥40.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7.34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上海艺术评论

杂志价格:¥22.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上海艺术评论

杂志价格:¥22.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
客服机器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