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

2025年01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立足上海,面向全国及海外。以视觉艺术为中心,反映艺术界和文化创意产业领域成就的图文并茂的综合性艺术杂志。(每期有北京及外...     展开

类型

双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8.00 ¥22.89
目录

卷首语

十年树木 百年树人
文艺是时代前进的号角,最能代表一个时代的风貌,最能引领一个时代的风气。新的一年,我们站在全新的时代节点上,既需高瞻远瞩,洞察未来发展趋势;又要继往开来,传承历史智慧;更要有勇有谋,积极应对各种挑战。 回顾百年风雨历程,这是一部充满艰辛与奋斗...

集思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论述科学体系形成脉络和思想述要
习近平总书记文艺工作重要论述闪烁着马克思主义文艺理论的真理光芒,充满中华文化生动气韵,构成了科学思想理论体系,是习近平文化思想的重要内容,是中国文化和中国精神时代精华的文艺篇章。当下,我们的红色之路依旧不忘初心、勇往直前,借由腾飞的科技展望...
“新语境”中的2024年国产剧集创作趋势
在降本增效与短剧崛起的背景下,2024年的国产剧集市场行业面临创新与压力并行、观众视听需求发生剧变的挑战,既是谋求革新、大作频出的一年,也是创作语境和创作特征发生鲜明变化的一年。 “新语境”的背景:降本增效,改革深化 第一,剧集市场“降本增...
底色与建构:写意戏剧观的源流及特点
1962年,由中央文化部和中国戏剧家协会主办的“全国话剧、歌剧、儿童剧创作座谈会”在广州召开,黄佐临发表了《漫谈“戏剧观”》,随后刊发在1962年4月7日的《文汇报》第3版和同年4月25日的《人民日报》第5版。此后近20年的时间,这份实践总...
大巧无工,重剑无锋
《我是刑警》是一部全景式描写中国刑侦三十五年辉煌历程的作品,以主人公秦川从一个普通刑警走到省厅刑侦专家的职业历程为主线,通过对多年来诸多大案要案、侦破故事的再现,展现一代刑警的心路历程,记录中国刑侦战线和刑警队伍在信息化、职业化、专业化背景...
用心血和艰辛塑造、讴歌中国刑警
2019年夏天,我在北京做《危机公关》的后期。我的老友,公安部金盾影视中心的郭现春给了我一个剧本,他说:“伙计,你好好看,这是徐萌大姐的剧本,应该是你等了很久的题材。” 我用了很短的时间,一口气看完了《我是刑警》的剧本,初看激动,再看忐忑。...
《我是刑警》:谱写“金色盾牌热血铸就”的时代新曲
“几度风雨,几度春秋,风霜雪雨搏激流……”刑侦剧《便衣警察》主题曲《少年壮志不言愁》因蕴藏着警察群体用热血铸就金色盾牌的感人故事,承载着大众对警察群体的深厚情感而流行三十余载,经久不衰。近日,这段旋律在电视剧《我是刑警》中再度响起。该剧以鲜...
中共一大会址历史遗存元宇宙沉浸式体验开发与保护原则
百年回望初心之地,中共一大会址历史遗存既是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家园,也是伟大建党精神的发源地。如何有效利用现代科技手段实现中共一大会址历史遗存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与保护,使这种红色历史遗存文化资源充分发挥其时代价值,是本文研究的重点。为此,本文...

广益

人为艺术而生,艺为时代而鸣
继往开来,需要一代又一代人的坚守与创新。戏曲是中华文化的瑰宝,繁荣发展戏曲事业关键在人;戏曲工作者要坚定文化自信,弘扬优良传统,坚持守正创新。适逢一代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先生诞辰130周年,围绕其人其艺的系列活动陆续推出。前辈之风,我辈楷模。...
麒影寻芳踪
周信芳这个名字在我的人生中有着很重的分量。2014年,我大学毕业进入上海京剧院工作,直到2024年参与《周信芳画传》的编写和“与时麒 鸣—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展”(下文简称“与时麒鸣”)的策展,可以说这十年是周信芳先生引领着我找到了自己...
真正的大师活在当下
在一个气温骤降的周末午后,周信芳之女周采蕰第二次参观“与时麒鸣—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展”。展厅内几位参观者,不约而同认出她是周信芳大师的女儿,兴奋地要求合影,这一幕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真正的艺术家是拥有能流传后世的作品,被反复琢磨,他的生...
百年吞吐
2024年10月,刘海粟美术馆年度重磅学术研究大展“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启幕;回溯刘海粟百年人生学习书法艺术的历程。展览筹备前后历经半年有余,同时在展览筹备之外亦做了大量的研究工作。 刘海粟先生是“中国新美术运动的拓荒者,中国现代美术...
刘海粟早年书法探微
我从1995年开始在大学里教中国艺术史和中国书法史,至今已近三十年。无论是在美国的高校还是海归后的浙江大学,讲到20世纪时,总是绕不开刘海粟:讲他推进现代美术教育的贡献,讲他的油画和印象派的关系,讲他晚年十上黄山所作摄人心魄的泼彩山水……可...
书迹心迹
“寄蜉蝣于天地,渺沧海之一粟”—东坡写于黄州《赤壁赋》的这一名句,以其巨大的时空穿越感与苍茫悠远,千百年来不知感染影响了多少中国文人,以至于一百多年前,一位十多岁的少年从东坡辞世之地的常州负笈来沪后,竟从“沧海之一粟”取二字,而毅然决然地将...
让司空见惯的书法展览出奇创新
2024年10月28日,刘海粟美术馆建馆以来最大规模的刘海粟书法专题研究展“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 开幕。380余件展品,结合刘海粟先生的艺术人生展开叙事,第一次深入、全面、立体地展示了刘海粟书法艺术的全貌,展览在海内外产生广泛影响。 ...
刘海粟书法的宽度与生命张力
刘海粟书法作品数量和品类繁多,“百年吞吐—刘海粟书法大展”结合刘海粟美术馆展厅各自独立不连贯的特点,全馆5个独立展厅,每一个厅设置一个叙事主题,从不同的角度和切面去呈现刘海粟书法的学术价值和作品背后的故事。每个展厅由一个策展人执行具体研究并...

言之

“以小见大”的地方戏与小剧场的互为镜像
诸如越剧小剧场的案例,可视为对中国传统戏曲IP的当代转译与新编探索,这是一条守正创新的实践之路;在这条道路上,一批中青年艺术家们争相展现才华。所谓『出人出戏』,上越小剧场结出的 硕果不仅是一出出剧目、一个个演员,更包含一群群青年主创。不止于...
戴镣铐而舞 展羽翼之丰
2017年至今,上海越剧院先后创作了《洞君娶妻》、《再生·缘》、《宴祭》、“徐王版”《梁山伯与祝英台》、《假如我不是嵇康》、《微神/Vision》、《张骞使西·三别三行》共七部小剧场作品,涉及编导音舞美等主创约45位,平...
骨格清奇非俗流
中国现代小剧场戏剧,一般认为以1982年高行健、刘会远编剧,林兆华导演的《绝对信号》的公演为起程,而当代中国小剧场戏曲的发轫,以2000年盛和煜编剧、张曼君导演的京剧《马前泼水》为标识,尽管此前业界内对小剧场戏曲创作也有一些探索实践。分别创...
重识小剧场戏曲的创新内核
一提到“小剧场”,大部分人首先会为它贴上创新性表达的标签。其实,戏曲创新的探索不一定要在有别于传统剧场的“小剧场”中发生。事实也正是如此,回顾戏曲现代化的历程,改革开放以后具有强烈求变意识的戏曲创作起先并不是出现在小剧场中,《巴山秀才》《泥...
蛰伏·突围
上海越剧院(以下简称“上越”)在70年的发展历程中,令人瞩目的是不仅创造出大批经得起时代与观众检验的经典作品,还涌现出一代又一代优秀的表演艺术家群体—群体成员年龄相仿,艺术水平旗鼓相当,且流派纷呈,行当多样。这个群体并非演员数量的集合,更重...
“火候足时他自美”
“我与我周旋久,宁作我” 多年之前的偶然一刻,读到了南宋词人辛弃疾的《鹧鸪天·博山寺作》,内心大感痛快。这种痛快的感觉是由内心深处油然而生的,十分自然的,并贴合自己心绪的一种美好的心情,是穿越千古遇到知音的欣喜感,那个瞬间是妙不可...
小剧场沪剧《探情》:人性深度叩问与多元艺术融合探索
在宋代,科举制度为贫寒学子铺设仕途坦途,使之得以一举实现阶级跨越。然而地位改变之际,部分书生面对名利之诱惑,人性弱点如暗流涌动,暴露无遗。他们背弃了那些曾给予他们温情与恩义的贫寒女子,转而追逐更高之社会地位与婚姻联盟。昔日海誓山盟,今朝恩断...

有据

奋进、突破与展望
一个民族的复兴需要强大的物质力量,也需要强大的精神力量。举精神之旗、立精神支柱、建精神家园,都离不开文艺。对于专题类的研究可谓见微知著,他们的议题是基于守正之下的“创新”,并能理论联系实际,丰富文字的论述,闪现思维的火花,踏出铿锵的脚步声。...
上海非遗2024:传承创新与社会影响力构建
2024 年上海非物质文化遗产(以下简称“非遗”)发展态势强劲,成果显著。在政策保障层面,发布专项资金申报指南,构建起严密且多层次的资金支持架构,为非遗事业奠定坚实基础。传承人才培育多元深入,借助青年人才储备库、各类研修培训及老字号传承激励...
风流散尽 诗情俨然
2024年七夕之夜,南京市越剧团创排的越剧《织造府》在当地首演。作为“金陵三部曲”的收官之作,较之前两部—《乌衣巷》和《凤凰台》,这部大体量的《织造府》显得更具“新质”特征。在厚重的历史底版上,以不拘之态作诗韵皴染,成为该剧主创的品质追求;...
守正创新:美术馆要“土味”
“土味”一词最早出现在2016年微博贴吧等关于“中华土味系列”的盘点;2018年末,“土味文化”登上搜狗“国民年度流行语TOP100超级榜”。去年春节档,“土味”短剧消费更是达最高日破亿。1这些现象级高流量“土味”文化传播样本在大众审美中渐...
“写信不求人:民国白话尺牍指南与理想生活”策展随想
近代以来,邮政通信系统日渐发达,书信成为了人们沟通彼此的重要媒介。它是真实发生信息传递作用的一种文字沟通的载体,也是当时人们沟通彼此、建立人际关系的重要媒介。书信往往被期待能够连接信笺两端的个体,使双方达到仿佛“如面谈”的交往境界。不过,由...
从话剧《三街两巷》看家长里短中的南宁精神
原创话剧《三街两巷》是以南宁“三街两巷”历史文化街区拆迁前夕为故事背景,讲述阿芳婶、三叔公、崩牙强等“三街两巷”街坊邻里生活的都市轻喜剧。通过小人物的视角讲述时代洪流之下普通人的现实生活。作为一部广西本土的原创戏剧,话剧《三街两巷》不仅展现...
全球化视野下的上海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人文建设
伴随着互联网、人工智能、大数据、5G、高铁等科技的助推,城市群、都市圈等发展形态不断深化,经济全球化的趋向正日益演化和呈现加快之态势。民族的历史文化遗产,正在上升为国家之间竞争的战略性资源和国家文化形态差异的“标志性符号”。如何从全球化视野...

资讯

01上海博物馆举办“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
2025年1月21日下午,上海博物馆东馆举办“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展”开幕仪式。展览于1月22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并持续至4月21日。作为2025年的开局大展,“印象·派对:POLA美术馆藏印象派艺术大...
02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星光云水—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
2014年,星云大师的“一笔字”曾首次在中华艺术宫展出。时隔十年,2024年12月28日至2025年3月2日,“星光云水—星云大师的笔墨情怀主题书法展”再次于中华艺术宫盛大呈现。展览由中华艺术宫(上海美术馆)与财团法人佛光山文教基金会共同主...
03程十发美术馆:游刃乾坤—近现代海派篆刻的崛起暨来楚生 陈巨来 叶潞渊篆刻学术特展
由上海中国画院主办的“游刃乾坤—近现代海派篆刻的崛起暨来楚生 陈巨来 叶潞渊篆刻学术特展”于2024年12月27日在程十发美术馆第一、地二展厅揭幕。此次大展是上海中国画院近年来举办的首个篆刻专题展,呈现“颉颃吴齐”“第一希有”“潞璋琼渊”“...
04上海京剧院建院70周年系列演出
2025年是上海京剧院建院70周年,同时也是首任院长、京剧艺术大师周信芳诞辰130周年,一系列精彩的演出活动陆续开启。 1月1日晚,《纪念周信芳诞辰130周年主题晚会》在天蟾逸夫舞台登场,以“对话大师”为线索,各地麒派传人及京剧名家会聚。1...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4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2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4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4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07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2期
    ¥6.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1期
    ¥12.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1期
    ¥12.00
  • 艺术评鉴

    艺术评鉴

    2024年24期
    ¥15.00
  • 艺术大观

    艺术大观

    2025年05期
    ¥12.00
  • 公关世界

    公关世界

    2025年08期
    ¥12.00
  • 收藏·拍卖

    收藏·拍卖

    2025年01期
    ¥28.89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7.34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上海艺术评论

杂志价格:¥22.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上海艺术评论

杂志价格:¥22.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