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5年04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美学论坛

审美发生的科艺相通之理路
摘要:随着现代脑科学与神经生物学的发展,对于“人的审美能力从何而来,审美过程如何发生”等问题已经有了更具科学唯物化的探索——认知神经美学,其立论基点是:审美认知模块和形式知觉模式。形式知觉模式自从格式塔心理学盛行始在大众视野中已较为普及;而...
当代神经进化主义对审美的阐释
摘要:本文以艾德蒙·罗尔斯的审美价值理论为核心案例探讨了当代神经进化主义对审美体验的解释。从达尔文的自然选择和性选择理论,到费希尔和赖特的综合进化论,再到扎哈维的“不利原则”,这些理论为理解动物装饰行为和人类审美行为提供了生物学基...
探索审美之奥秘的新路径
丁峻和崔宁教授撰写的《艺术审美的心脑中介机制》于2024年6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了。 什么是艺术审美的心脑中介机制?可能很多人看到书名都会有这个疑惑。笔者阅读此书的动机便是源自对“中介机制”的好奇。毕竟,形而下的经验美学、神经美学与形...

美学史研究

亚里士多德 《诗学》 中悲剧的时间问题
摘要:亚里士多德在继承柏拉图时间观的基础上,创新性地提出了自己的时间观。时间的普遍性、时间和运动以及意识之间的关系奠定了他的诗学时间问题的展开基础。《诗学》中悲剧的定义凝缩了时间问题,它不仅仅是悲剧的时长限制,更是悲剧的完整性和理性逻辑的体...
海德格尔如何追问艺术之谜?
摘要:《艺术作品的本源》的“后记”部分是把握海德格尔的艺术哲学思想的关键,其中海德格尔以历史的眼光去看待西方哲学中的艺术思想,从对古希腊艺术与真理的原始含义的追溯,到对于艺术体验论的反拨,再到对于黑格尔“艺术终结论”的思考,海德格尔通过一系...
感性的灾难及其解放路径
摘要:斯蒂格勒的政治美学思想认为技术是政治问题和美学问题得以相遇的中介。超工业时代的技术体系引起的“象征的贫困”和“感性的灾难”,这是斯蒂格勒政治美学关注的焦点。由于数字技术的迅猛发展,人类面临着审美经验的缺失、知识的无产化和日益严重的“感...
墨子“节用” 观与明后期实用工艺美学
摘要:墨子明确提出节用观念,并从个人、国家、天道等不同层面进行论述,认为在造物、丧葬、治理天下等行为中,都应当秉持节俭实用理念,最终实现“兼相爱、交相利”,践行天下大义。其蕴含的实用工艺美学思想由于符合个人及社会发展的基本需求,在造物活动中...

审美视点

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传承与宣传路径探究
摘要: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的文化沃土,亦是新时代推动文化繁荣、建设文化强国的宝贵资源。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文化的保护与传承需不断与时俱进,顺应新时代文化产业发展潮流,积极探索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保护与传承路径,并做好文化宣传工作...
媚俗如何导向情绪再生产
摘要:媚俗是文化工业的典型特征之一。它以谄媚为手段,捕捉大众的情绪需求,建构大众的审美趣味。媚俗导向下的文化工业以情绪作为媒介,刺激大众对文化工业产品的消费欲望并促发消费行为,有时甚至贩卖情绪本身。在智能传播时代,这种媚俗导向的文化工业得到...
“传移模写 的意蕴流变与本质内涵
摘要:从“传移模写”的使用角度以及“模”与“摹”词义的角度来分析,“传移‘模’写”更契合绘画品鉴和绘画创作的原本意义。“传移模写”意蕴的理解不断嬗变,应当以“传神”作为“传移模写”的标准,而不能把“传移模写”简单理解为“复制”“临摹”。“传...
从国漫作品的内容创作看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构和再现
摘要:国漫历经百年发展,日益成为推动电影市场发展的重要力量。中国国漫作品根植于深厚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根基,在内容创作上往往对古代神话、民间传说、诗词歌赋和其他经典文本进行重构与改写,在遵循历史史实的基础上发挥创造力和想象力,利用动漫艺术的特...
互动、沉浸、新编: 论《黑神话:悟空》 游戏叙事及其价值
摘要:电子游戏如何进行叙事,是游戏研究的重要部分,也是当下叙事学研究的新内容。游戏《黑神话:悟空》因其互动沉浸叙事和价值内容的新表达,成为当代游戏叙事研究的典型案例。本文从游戏叙事的视角出发,从游戏叙事的互动性、沉浸性、新编性三个特征进行分...
河南文创IP形象设计策略研究
摘要:河南作为中华文明的发源地,具有深厚的历史遗迹和文化底蕴。文创IP不仅以鲜活立体的文化元素展现河南独具特色的地域风格,更是连接传统文化与现代生活的重要桥梁。在“行走河南·读懂中国”战略背景下,河南的文创IP可以解析为将河南省各...

美育研究

方苞以礼为教的家训思想及其美育价值
摘要:方苞家训思想的核心是以礼为教,目的是构建以礼为主导的家庭、社会、国家治理体系。儒家理想的社会政治生活是礼乐达于天下,家庭是推行礼乐教化始基。儒家礼乐美学政治实践以家庭为基础,以血亲相爱、宗族相亲、亲族团聚等伦理观念为依托,构建完整的社...
新时代文化自信视域下郑州高校美育思政课创新发展研究
摘要:高校美育思政是指在高校教育中通过美育活动与思想政治教育相结合,培养学生的审美素养和道德情操,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美育通过艺术美、自然美、社会美和科学美等领域的教育,与思政教育的世界观、政治观、人生观等教育内容相结合,形成“大思政”育人...

审美与音乐

中正平和的文人艺术
摘要:在张伯驹的京剧艺术中,一个核心的审美观念是“中正平和”,其精神内涵在于表演上不偏不倚、无过无不及的中庸观。中正平和的具体表现是“云遮月”和“神韵说”,二者之所以受到张伯驹和其他余派艺术家的推崇与他们身上的文人气韵密切相关。在戏剧之用上...
基于身体民俗视角下云南德宏苏典乡傈僳族民俗舞蹈研究
摘要:苏典傈傈族乡地属云南省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盈江县,是傈傈族聚居的非典型地区。以苏典乡傈傈族的日常生活作为研究范式重构民俗舞蹈的研究语境,从民俗舞蹈的“传统性”和实践主体出发,对其民俗舞蹈种类、形态特征及伴同物等整理分析,考察民俗之“民...

审美与艺术学

观念艺术接受方式的美学基础
摘要:观念艺术不仅解放了艺术、解放了艺术家,也解放了观众。观念艺术打破了传统作品意义的单一性和欣赏者接受的被动性。观念艺术家在一种新的开放性的阅读方式中,鼓励观者参与到艺术创作中,通过自身的行动轨迹和体验来理解艺术家想要传达的观念。从美学对...
浓淡虚实,形韵相生
摘要:墨法作为书法的表现形式之一,与笔法相辅相成,并与字法、章法相互关联。它们共同构成了书法创作的核心要素。随着历史发展,墨法的表现形式日趋多元化。在当代书法创作中,它已成为不可或缺的表现手段和寻求艺术突破的关键因素。王铎作为明清乃至书法史...
地缘、业缘、亲缘:中国女子书画会及近代上海文化艺术圈考论
摘要:中国女子书画会是中国近代美术史上第一个由女性自主经营的美术团体,也是20世纪前期一个极具开创性与影响力的社团。本文以中国女子书画会的女性艺术家群体为研究对象,追溯其创立的时代、地域背景,考察其活动事迹,进而探究此群体的艺术社会网络,展...
词作系年考辨
摘要:因题序和词本事记载的缺乏,谢逸词作向无联系作者生平经历进行系年考证的研究。但实际上,根据词作内容,仍可考知《溪堂词》中部分作品所涉人事,这些作品涉及朋友聚会、应酬宴饮、亲友间倾诉思念等多种场合,大多与谢逸居住或暂居临川的亲友相关,这也...

审美与文学

从“闰月”视角看《诗经·七月》中的“一之日”
摘要:通常认为《诗经·七月》使用了两种历法,其中“一之日”等为周历,“七月”等为夏历。实际上,在上古时期,由于闰月的普遍存在,《七月》可能原本写有“十一月”“十二月”“十三月”“十四月”,其中后两月是闰月。而“一之日”则是“十一月...
网络文学培育青少年文化认同:逻辑联系、根源形式与发展方向
摘要:在互联网普及的当下,网络文学已成为培育青少年文化认同的关键阵地。优秀网络文学一方面以家国情怀作为创作的内核根基与价值导向,激起青少年对民族文化的情感共鸣;另一方面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解构于丰富的想象之中,展现中华文化的当代价值。为进一步...
“为工人而艺术”:论詹姆斯·凯尔曼的苏格兰新型工人阶级小说
摘要:英国布克奖获得者詹姆斯·凯尔曼(James Kelman)是苏格兰当代文学的重要作家之一,以其对工人阶级生活的深刻描写和独特的叙事风格而著称。他坚持用格拉斯哥方言书写社会转型期的苏格兰社会现实,尤其是以城市工人阶级为代表的社...

影视美学

真实与虚构:基耶斯洛夫斯基电影的情感动力学
摘要:波兰导演克日什托夫·基耶斯洛夫斯基的作品兼具纪实性与表现力,流转于影像与观者间的情感动力,赋予了作品引人入胜又发人深省的审美价值。一方面,这与创作者感性认识的深化有关:从纪录片到剧情片的演变背后,是人发挥主观能动性改造客观世...
电影即仪式:作为“仪式电影”样例的《脐带》
摘要:运用人类学仪式相关理论分析电影《脐带》,会发现影片由仪式归位、仪式象征、仪式想象三个部分构成。在仪式结构层面,《脐带》遵循了法国人类学家范热内普的“过渡礼仪”理论程式,以分隔礼仪、边缘礼仪、聚合礼仪结构全篇。在“逆序”亲情的伦理倒置中...
基于美学视角的喜剧电影 《抓娃娃》 探析
摘要:喜剧电影《抓娃娃》的独特之处是在不削减喜剧效果的同时又创设了诸如新奇、智慧、同情等独特美感,既继承了喜剧电影的现实主义美学传统,又契合当今社会大众主流文化诉求。影片在叙事题材上选取了“喜剧 + 教育”主题下多种情感元素杂糅,使其更贴近...
私纪录片的创作语境、意义生产与文化增值问题
摘要:新世纪初,便携摄像机的普及为纪录片创作带来技术革新。在后现代语境下,私纪录片应运而生。私纪录片以个人化叙事为核心,聚焦个体经验与情感表达,如《四个春天》通过家庭叙事获得票房与口碑双丰收。然而,由于题材的私密性和商业潜力有限,私纪录片长...
《好东西》:女性神话的多维表达与社会映照
摘要:在当今的电影市场中,女性题材电影呈现出逐渐增多的态势,这一现象与社会的发展进步紧密相关。随着时代的演进,女性在社会各个领域的地位不断提升,逐渐摆脱了传统束缚,开始走向诸多领域的前沿,其自我意识也日益觉醒,对于自身价值的探寻以及在社会中...
《好东西》 中女性形象的悲剧性
摘要:影片《好东西》通过细腻的情感描绘和丰富的叙事手法,巧妙地串联了妈妈王铁梅、女儿王茉莉、歌手小叶三个人的成长故事,并围绕女性主题进行了深刻阐述。影片隐含着许多悲剧性的元素,例如铁梅的生存环境、虚幻的主体性与个人的内心冲突、理想与社会体系...
《爱、死亡与机器人》在人机共存语境下的女性建构
摘要:本文从女性主义角度阐释《爱、死亡和机器人》这一动画文本,在不同的人机关系中展现了女性的身体、性别意识、社会生存等诸多议题探讨的可能性。整合其中五集短片,辅以女性主义理论及动画文本的艺术表现形式两条思路,按照人机关系语境下对女性建构的不...
林超贤 “行动三部曲 类型缝合与话语隐匿
摘要:本文从叙事学角度出发,对近年来林超贤执导的新主流大片“行动三部曲”——《湄公河行动》(2016)《红海行动》(2018)《紧急救援》(2020)展开分析,讨论其是如何实现国家意志、产业驱动以及观众需求三方的有效汇流。通过总结林超贤在香...
电视剧 《山花烂漫时》 中的生命救赎与情感疗愈
摘要:对困境的抗争与生命的救赎赋予了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不可替代的情感疗愈价值。在这一点上,无论是现实中张桂梅校长的真实事迹,还是电视剧《山花烂漫时》中的艺术表达,都获得了各自确证。本文认为,作为年度现象级作品,电视剧《山花烂漫时》通过景观...
身体叙事、空间建构、商业策略:《来福大酒店》的文本解读
摘要:《来福大酒店》是国内少有的关注“癌症旅馆”的病患题材电影,以来福大酒店为叙事空间勾连低成本看护和刑满释放人员的社会回归问题。影片中巧妙运用疾病隐喻,从身体叙事维度对呈现不同状况的个体,通过对酒店空间的改造完成对传统家庭伦理的召唤,同时...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6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6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5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0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2期
    ¥12.00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5年05期
    ¥21.00
  • 书画艺术

    书画艺术

    2025年03期
    ¥8.89
  • 中华书画家

    中华书画家

    2025年06期
    ¥48.00
  • 设计

    设计

    2025年12期
    ¥21.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