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4年06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类型

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18.00 ¥10.89
目录

美学史研究

陈继儒狂狷美学思想的内涵与意义
摘 要:作为晚明最为著名的艺术家,以隐士自居的陈继儒,常被后人视为隐士文化的代表。但如详细考察陈继儒的精神世界,可发见其不仅有闲适的生活美学追求,更有着对古代狂狷精神的承继和发扬。陈继儒自诩“为千古后生酿成猖狂笔端”,可谓其人生精神的宣告...
审美视野下的自由观念
摘 要:作为20世纪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之一,克里斯托弗·考德威尔继承了经典马克思主义的自由理论,在二元对立的视域下,通过对资产阶级自由观中的“以物的关系掩盖人的关系”的虚假性、对必然认知与自由范围的片面性、走向反面的矛盾性和...
海伦娜·阿尔梅达身体艺术研究
摘 要:通过梅洛-庞蒂的身体理论,探索葡萄牙艺术家海伦娜·阿尔梅达在20世纪的身体艺术实践。阿尔梅达的身体艺术融汇绘画、摄影及表演等艺术形式,形成了独特的艺术语言。她以身体为媒介,以摄影手段完成其创作实践,其中对空间的探索打破了...
祛魅时代的审美体验
摘 要:我们生活在一个热衷于“祛魅”的时代,技术的进步和现代性的冲击致使文学的原始力量变得模糊。要应对文学研究的困境,最好的方式是重新关注阅读过程中最直观、最朴素、最古老的审美体验。读者与文学的相遇是一个极其复杂的过程,任何对终极和唯一的...
司空图《二十四品·超诣》审美探析
摘 要:司空图在继承老庄哲学审美的思想基础上,创造性地提出“超诣”这一概念,“超诣”美是一种不着痕迹的、天然去雕饰的自然朴素之美,是一种心与自然契合”天人合一“的中和之美。具有“超诣”美的诗歌力图通过意蕴深厚的“象外之象”“景外之景”追求...

审美视点

“凤头、猪肚、豹尾” 能指与所指的“在场”“缺席”与“增异”
摘 要:在中国古代文学批评史上,“凤头、猪肚、豹尾”是一个极为有总纳性的对文章体式结构进行评价的审美批评表达。然而,在英语目的语语境下看视葛浩文英译毕飞宇的小说《青衣》,其译文却没有准确转码这一承载着深厚文化意蕴和丰富审美隐喻的文学批评理...
电子媒介时代人的数字化生存
摘 要:在信息社会,电子媒介潜移默化地渗透到人的日常生活当中,影响着人的自我认知和生存体验。波斯特从语言的角度展开了对电子媒介的批判。波斯特认为,电子媒介语言颠覆了理性自律的主体,使得自我不断去中心化、分散化与多元化。在马克思看来,人表现...
从审美资本主义视角看潮玩盲盒的流行
摘 要:审美与资本逐渐趋向融合,产生审美资本主义。审美因素在市场上逐渐从边缘向中心移动。在当前的社会发展中,审美与艺术越来越凸显出基础性的作用,促进经济发展。这一方面的突出表现便是潮玩盲盒的兴盛。在国内,尤其是以泡泡玛特为代表的潮玩盲盒已...
回到现场:姚水娟与新编古装戏《泪洒相思地》
摘 要:越剧《泪洒相思地》由胡知非编剧、樊篱导演,姚水娟和李艳芳领衔主演,并于1942年4月1日首演于皇后剧场,上座率极高,连演80多场,刷新了当时越剧演出史的票房记录。此剧也成为姚水娟的代表剧目,同时也是女子改良文戏时期新编戏的经典作品...
文物中的云南舞蹈探赜
摘 要:文物既是历史发展的实体物证,也是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云南出土的舞蹈文物最早可追溯到石器时代,最晚则至清代末年。出土舞蹈文物记录了各历史时期云南民族舞蹈的发展状况,也见证了各民族文化交流、交往、交融的历史渊源。文章通过对...
消费文化视角下“养成系偶像”的问题研究
摘 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互联网发展迅速,养成系偶像崛起。养成系偶像与粉丝相互依赖,偶像需要粉丝实现商业价值,而粉丝也需要偶像提供情感满足。在资本的操纵下,这种依赖性更强。消费主义时代,娱乐圈的传统运作模式发生了变化,资本力量逐渐渗透其中,...

美育研究

朱光潜的趣味说及其对美育的启示
摘 要:趣味说是朱光潜早期美学思想的重要内容。朱光潜所说的“趣味”包括“审美情趣”“审美鉴赏”“审美评判”三层含义,他认为趣味具有差异性,且有高低雅俗之分,文学上的低级趣味有多种表现。趣味虽无可争辩,却可以通过修养而提升。朱光潜认为艺术趣...
美育在高中班主任工作中的渗透和培养
摘 要:美育,作为一种教育形式,旨在培养学生对美的感知、理解和创造能力,提升学生的审美情感和趣味。在高中阶段,美育对于班主任工作具有重要意义。美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艺术技能的过程,更是一种全面提升学生素质的教育方式。首先,从人的全面发展角度...

审美与音乐

现代舞艺术中的身体、能量与表达
摘 要:现代舞是一种复杂而有深度的艺术形式,艺术家们通过对于人体的认知和运用,将生命状态展现在观众面前。在现代舞的发展过程中,艺术家们对于“力”这一概念的理解和运用成为了现代舞重要的表现手段。苏珊·朗格、克里斯托弗·孟...
“八角鼓”在南阳大调曲中的运用及其艺术特色
摘 要:八角鼓是古时满族人用于自娱的一种打击乐器,相传起于满清时期。它的发展大致分为三个阶段:清末民初时期,这个阶段是八角鼓的鼎盛时期,得到了宫廷的支持,在社会主流音乐中占有重要位置;20世纪30年代后,由于抗日战争的爆发,人民生活动荡不...
《满江红》:传统民乐与现代摇滚碰撞出的家国情怀
摘 要:《满江红》中豫剧与摇滚的混搭,振奋人心,奠定影片基调;中外乐器的交织与对话,丰富其配乐的层次感。影片不仅在叙事上通过不断反转吸引观众,更通过反转将埋藏于心中的家国情怀揭示。悲与喜的反差离不开声音传达的精雕细刻,音与乐的奏鸣将角色的...

审美与艺术学

谭延闿对颜真卿书风的继承性研究
摘 要:谭延闿的书法以宗颜著称,并在后期师法多家,最终形成自家面貌。但是谭延闿在楷书和行书上取得的成就,主要得力于他对颜真卿书法流派的深入研究。本文从清代以来颜真卿在书坛的地位和影响切入,对颜真卿书风进行概述,并解析颜派书风在清代至民国的...
“掬水月在手”的图像隐喻
摘 要:宋代佚名《浣月图》是一幅从诗歌到图画的转译作品。此画描绘了唐代于良史《春山夜月》中“掬水月在手”的情节,其中诗歌“掬水月”的主角由男性转换为图像中的女性,其意在塑造水月相衬的女性空间。由此“水月”而衍生的叙事、意象等都来源于转译后...
当代艺术环境下版画语言探究
摘 要:在当下这个以卡通、装置、数码影像为主导的数字多媒体图像时代中,版画这一古老而传统的艺术门类应该如何生存、如何介入大众的生活并被大众所接受,如何获得新的发展,这一直是版画家们在不断思考的问题。当代版画已不再是单一图解政治的工具,而是...
中国画色彩研究的症相与破局
摘 要:中国画色彩研究的症相与破局研究采用对比、分析、归纳等研究方法,对传统中国画色彩的研究进行反思,探讨色彩中国画的繁荣与中国画色彩衰落论的反差悖逆归因,分析中外中国画色彩研究的现状,在此基础上,中国画色彩的现代阐释要立足本体激活传统。...
唐长安地区百戏图像研究
摘 要:百戏是中国戏曲艺术的文脉遗存,对戏曲的创作、发展和繁荣起到了重要作用。唐代是百戏艺术的鼎盛时期,此时的百戏表现形式多样,演出技巧高超,呈现出百花齐放的局面。唐代长安地区墓葬出土的百戏图、杂技俑和俳优俑,为研究唐代百戏艺术提供了重要...
跨文化中的互助经验
摘 要:二十世纪中西方资源互通的印痕,反映在个体身上颇有差异。东西方的资源流通在交互中进行,不同群体与社团所面对的差异化知识结构也塑造着个体对于同一文本的不同理解。知识在个体身上的反映与文化资源的流动方式、知识传播的渠道也有着密切关系。在...
秦刻石碑、碣形制考辩
摘 要:石刻书法是古代书法的一大方面,碑刻书法占据古代书法史半壁江山。因为碑刻文字,是人们在石头上使用特定工具有意识的打磨,是与科技,特定的书法风格等有很大联系,包括对书法风格形成都会有一定的启示。对于碑的起源学术上有从形制上去谈,有从实...

审美与文学

后印象主义与伍尔夫的小说
摘 要:后印象主义是1886年至1905年间在法国兴起,由印象主义画派发展而来的一种绘画风格。英国艺术批评家罗杰·弗莱是后印象主义的命名者和主要的诠释者。保罗·塞尚是法国后印象主义画家。弗吉尼亚·伍尔夫的小说...
经由卡夫卡:布朗肖眼里的文学
摘 要:布朗肖不同于以往的评论家,他并不重视卡夫卡的小说到底写了什么,具有什么内涵。布朗肖的目的是通过卡夫卡构建出一个与传统截然不同的文学观。《从卡夫卡到卡夫卡》涉及文学本体论,作者与作品、读者与作品、作品与世界之间关系。本文旨在借用文学...
《兰花梦奇传》的悲剧性
摘 要:晚清小说《兰花梦奇传》带有强烈的悲剧性色彩。松宝珠是《兰花梦奇传》中的主要人物,也是悲剧人物的典型代表,她是假扮男装的英雄女性,但性格中却具有不可避免的软弱性。松宝珠身体的柔弱特性符合封建男权对女性的一般期待,精神上的自我禁锢又是...
《戴花》:再现工人历史 重谱时代强音
摘 要:“劳模”是20世纪五十到七十年代一个重要的印记,正是对这一称号孜孜不倦地追求让无数有理想的工人实现了自我价值,加快了新中国的发展进程。《戴花》通过塑造莫正强这样一个典型人物完成了对这段历史的回溯。莫正强在追求劳模的道路上通过一次次...
空间理论视域下博尔赫斯《通天塔图书馆》研究
摘 要:作为20世纪最著名的现代作家之一,博尔赫斯尤其喜爱对时空的探索,其小说呈现出的循环反复的时间形态和交叠缠绕的空间样式无愧于“迷宫式小说”的称号。《通天塔图书馆》一文便是他独特的空间书写以及关于宇宙思考的极佳例证。小说书写了图书馆这...

影视美学

探析漂浮于城市空间的现代性症候
摘 要:城市是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城市生活最能反映现代人的精神内核,是很多导演偏爱挖掘的主题。在安东尼奥尼的作品中,城市不仅为人物提供背景与活动空间,更是一个重要的叙事元素来映射角色的心理状况与精神诉求。本文着眼于分别以著名工业城市米兰和...
从恐惧到崇高: 《2001:太空漫游》的宇宙叙事与AI迷思
摘 要:在英国作家阿瑟·克拉克创作的科幻小说《2001:太空漫游》中,人类追随一块神秘石板的指引远赴木星探索。与太空歌剧式的乐观幻想不同,克拉克通过AI的反叛展示了技术发展引发的惶恐不安。从自然与技术两方面,克拉克的小说引发了读...
主旋律微电影的时代价值与文化传播研究
摘 要:主旋律微电影在当代社会的时代价值和文化传播方面具有重要意义。首先从主旋律微电影的定义和背景出发,分析它在当代社会的流行原因。接着,对主旋律微电影的社会责任、文化认同以及媒介影响进行综合分析,揭示它在当代社会中的重要地位和深远影响。...
电影《消失的她》的色彩叙事研究
摘 要:色彩的语言表现和情感表达是电影艺术表情达意和凸显人文浪漫的有效手段,恰到好处的色彩运用能够提升整部影片的情节张力,对影片审美价值的彰显具有画龙点睛的作用。电影《消失的她》对色彩符号的隐喻功能青睐有加,致力于用光影和色彩打造出具有独...
小镇青年的流浪人生
摘 要:经过五部电影的创作实践,韩寒导演已经形成了个性鲜明的电影创作风格,且因韩寒电影均是自编自导,属于典型的作者电影。在美学风格层面,韩寒电影着意表现自由流浪的精神特质,呈现出典型的轻喜剧风格;主题思想层面,韩寒电影着重表现小镇青年的悲...
后现代美学旨趣下的爱欲书写
摘 要:作为新加坡导演陈哲艺的新作,《燃冬》展现了爱这一母题的细致探索。影片通过三个年轻人的交错情感,呈现了多样的爱之体验,浮现出爱的流动性和多向性。影片不仅见证了主角色内心的变化,也细腻刻画出爱的力量如何重构生命。导演陈哲艺通过对人物内...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6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6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6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0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2期
    ¥12.00
  • 艺品

    艺品

    2025年02期
    ¥40.89
  • 艺术科技

    艺术科技

    2025年05期
    ¥21.00
  • 书画艺术

    书画艺术

    2025年03期
    ¥8.89
  • 中华书画家

    中华书画家

    2025年06期
    ¥48.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