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4年04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艺术收藏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原价:¥18.00   促销价:¥10.8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美学史研究丨罗杰·弗莱《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写作方法的两个面向
摘 要:作为塞尚研究和风格研究的典范,罗杰·弗莱的《塞尚及其画风的发展》将重点放在两项内容:“塞尚”其人以及“其画风的发展”。虽然两项内容相互补充,交叉而行,但对应的写作方法显示出強烈的学科倾向上的不同。关于塞尚,弗莱并非只是对...
美学史研究丨礼乐之器:“磬”的美学意义
摘 要:“磬”作为上古时期重要的乐器之一,本身所带来的音乐性及器物背后的纹饰形状都具备丰富的礼乐文化特征。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分析有关于“磬”的美学意义。一是利用“磬”的音乐性功能看它背后蕴含的儒家的中和之美;二是根据考古学论争和先秦文献整...
美学史研究丨魏晋南北朝“奇”的美学观念探究
摘 要:“奇”是中国古代重要的美学观念之一,广泛存在于文论与画论之中。本文试从“奇”的文化起源谈起,以魏晋南北朝时期代表性的文论《文心雕龙》《诗品》,以及同时期的代表画论《论画》《古画品录》中有关“奇”的审美批评为分析对象,研究“奇”的审...
美学史研究丨“南北宗论”之通往妙悟的法门
摘 要:“南北宗论”是明末董其昌提出的著名画学理论,在中国美术发展史上具有重要地位。关于南北宗论的问题一直以来都争论不断,使得它成为了中国美术发展史上的一桩“公案”。画分南北在董其昌之前就有人谈论过,董其昌作为集大成者,最大的创新之处在于...
美学史研究丨苏珊·桑塔格的艺术色情学与色情艺术观
摘 要:苏珊·桑塔格在《色情之想象》一文中对色情文学的艺术价值和地位给予了肯定,并且对与色情艺术相关的日常生活意识、死亡与生命意识及宗教迷恋等进行了描述。苏珊·桑塔格的色情艺术观最终指向的是艺术的自由表达与真实的艺术体...
审美视点丨从1931年“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看何香凝救国策略的两个面向
摘 要:1931年,何香凝以个人身份在上海发起了一场别开生面的“救济国难书画展览会”,从策划到实际展出,整个过程只用了短短的22天。会后何香凝将展出资金投入到平民参与救援的行动中,成为抗战初期团结各方力量共同对抗外敌的典型。此展览的影响力...
审美视点丨自然美研究的现状、困境与转向
摘 要:自然美研究是一个经典美学范畴和当前美学研究的重要课题。随着人类对自然环境的日益关注,引发了社会各界对人与自然关系的深入审视,推动了自然美研究的进程。从研究视角、研究依据和研究结论出发,自然美研究总体上呈现出“黑格尔的三段式”的研究...
审美视点丨民国时期帕帕拉齐影像存在可能性初探
摘 要:帕帕拉齐指专门从事拍摄公众人物私生活照片的职业,也称狗仔队。对民国时期帕帕拉齐的探讨主要阐释了三部分内容,一是《新影坛》中有关明星陈燕燕、陈云裳的偷拍影像,二是《北洋画报》有关舞女三人的宣传报道,三是《电影画报》中有关明星阮玲玉的...
审美视点丨探析麦克卢汉媒介思维和论述风格的文学渊源
摘 要:马歇尔·麦克卢汉能够成为媒介文化研究的巨擘和新批评派有着密切的关系。新批评派培养了麦氏独特的思维认知方式,启迪麦克卢汉从媒介形式本身出发来研究媒介。并且在新批评派的影响下,麦克卢汉十分认可“悖论”“张力”“复义”等概念,...
审美视点丨集体记忆下民间传说的文本变迁
摘 要:在众多的文学作品中,民间传说凭借其总是在书写、传播,甚至直至今日仍旧活跃的姿态占据着独特位置。与其他从诠释学角度表明作品的不确定性不同,民间传说更侧重文本自身的从未被固定。而民间传说的文本内涵则拒绝了多种媒介的外在表征,超越了具体...
审美视点丨福建土堡现代设计空间主题研究
摘 要:福建土堡是隋唐至现代,百姓为应对动荡社会,保证生命财产安全,把防御需求作为主要目的、居住为辅而构建的土木石乡土建筑。土堡形制始于隋唐,鼎盛于明清,于现代逐渐衰败。现存土堡实例主要年代源于明清时期,因此选择现存可循到依据的实例土堡进...
美育研究丨美学经济视域下新建本科美育效能提升策略
摘 要:美学经济的提出打破了经济学与美学的理论藩篱,对社会发展的各个方面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特别是对培养应用型人才的新建本科高校美育效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也为新建本科高校提升人才培养质量提供了新的思维启迪和路径选择。通过把握美育工作新定位...
美育研究丨图画到美术:二十世纪前期中等师范美术课程发展历程研究
摘 要:二十世纪前期制度化的中等师范美术课程发轫于“癸卯学制”下的《奏定初级师范学堂章程》,后经时代变迁、政权更迭、思想发展逐渐建构了较为完善的师范学校美术课程体系。本文基于二十世纪前期中等师范美术课程相关的史料文本,对中等师范美术课程的...
美育研究丨默会知识论视阈下的中小学舞蹈美育研究
摘 要:中小学舞蹈美育对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具有重要作用。传统中小学舞蹈教学模式的功利化、技能化倾向不利于这一目标的实现。在默会知识论视阈下,舞蹈美育被视为一种关于认知的实践教育,其知识是默会的、身体的、实践的、行动的、动态的、能力...
审美与音乐丨汉鼓吹铙歌十八曲组诗性质考辨
摘 要:汉鼓吹铙歌十八曲,或称汉铙歌、汉鼓吹铙歌、鼓吹曲辞、汉短箫铙歌,最早著录见于《宋书·乐志》。作为一组汉代乐府歌诗,汉鼓吹铙歌十八曲对于研究早期乐府、汉代歌诗乃至于“风雅颂”的传统,都有着重要意义。关于铙歌鼓吹曲的肇体、源...
审美与音乐丨豫南民间音乐研究二十年述评
摘 要:自20世纪八十年代末以来,豫南民间音乐研究在老中青三代学者长期不懈的努力中,诞生了一批具有一定的理论深度、调研广度和学术价值的成果,在河南区域音乐研究方面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但我们看到成绩的同时,也应反思其中存在的问题:各民间乐...
审美与音乐丨勋伯格的表现主义音乐创作观
摘 要:20世纪初,表现主义从美术领域逐渐影响到文学、思想和音乐等领域。勋伯格作为西方表现主义音乐的代表,其创作理念以表现人的内心精神情感为最终目的。勋伯格打破传统调式体系,发明的“十二音作曲法”也是为此目的服务的。在他的表现主义音乐创作...
审美与艺术学丨论吴昌硕写意花卉的“统觉共享”
摘 要:诗书画印的通会是文人画审美理想的最高表现形式,吴昌硕写意花卉的“统觉共享”正是这种多艺通会的具体呈现。随着明清写意花卉中笔墨抽象性的逐渐加强,画家开始在画外寻求语象与书像的无穷。吴昌硕通过墨色、笔法、构图的相辅相成,以“象”为媒介...
审美与艺术学丨生命美学视阈下陕西户县农民画研究
摘 要:户县农民画具有浓厚的地域特色与时代审美价值,立足于中华生命美学的视角,打破了以往以西方美学为圭臬的审美思维方式,对户县农民画中的时代审美嬗变、价值取向及艺术精神进行详细解读,以期对户县农民画的时代审美研究有所裨益。 关键词:户县农...
审美与艺术学丨劳动·革命·理想
摘 要:户县农民画是新中国初期“新美术”的一个特殊现象,它在与民俗艺术、精英艺术的对立中建立起了自己的艺术形态,历时半个多世纪,在经历了大跃进以及农业的现代化建设之后,成为能够深切反应农村社会、生活以及女性形象及其地位转变的视觉表征。户县...
审美与艺术学丨乡村振兴视域下淮安博里农民画发展路径研究
摘 要:近年来党中央提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其中对乡村文化产业的振兴越来越受到重视,许多乡村开始运用艺术介入乡村,激发乡村文化的创新活力。江苏博里农民画作为当地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带动当地产业振兴的同时还能有效地传承中国传统优秀文化,实现地...
审美与文学丨唐人传奇时间叙事艺术探究
摘 要:唐传奇在时间叙事的艺术手法上取得了极高成就,唐人传奇文的作者已经能够娴熟地将时间进行夸张、错位、排列,并达到自身的叙事目的。而对比唐人传奇与前代其它文体,不难发现唐传奇的时间叙事手法源自于传记及辞章等文学作品。唐人传奇往往以传、记...
审美与文学丨浅谈《小径分岔的花园》与《罪与罚》的犯罪母题
摘 要:“母题”是比较文学主题学的核心研究范畴之一,母题研究对分析文学作品的主题和人物形象有重要作用。博尔赫斯的短篇小说《小径分岔的花园》和陀思妥耶夫斯基的长篇代表作《罪与罚》在表现犯罪母题时出现了很多共同特点,主要表现在犯罪动机、情节偶...
审美与文学丨论《本巴》游戏人生模式下的生命意识
摘 要:第十一届茅盾文学奖的获奖作品《本巴》,是基于蒙古族英雄史诗《江格尔》的文学创造。作者刘亮程以说梦者“齐”的视角,将漫长、残酷的东归历程讲述成“搬家家、捉迷藏、做梦梦”的草原游戏,用文字搭建起桃花源般的宝木巴理想国,让史诗思维在世俗化...
审美与文学丨袁枚山水诗诗歌意象研究
摘 要:袁枚是清代中叶的一位杰出诗人,他不仅创造性地提出“性灵说”的诗歌理论,诗歌创作也十分丰富,其中的山水诗更是独出机杼,性灵独具。这一特点自然也反映在袁枚山水诗意象的创造和选择上。通过数据统计可以发现,袁枚对物象的选择具有轻巧灵动的特...
影视美学丨以史为鉴 开创未来
摘 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以史为鉴,可以知兴替。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中国动画发轫于民国初期,代表作《铁扇公主》是当时政治环境、经济水平、审美文化、创作技艺的综合写照,奠定了中国动画民族化实践的基础,深深的影响了新中国时期的...
影视美学丨韩国导演金基德影片中“欲”与“法”的创新诠释
摘 要:金基德的影片通过镜头语言将人性中最真实的“欲”与“法”结合展示出来。着重探析“欲”与“法”的概念和诠释形式,分析金基德电影中弱化“法”的具体方法,总结出金基德影片中“两难”矛盾的痛苦呈现,最后从精神层面、社会环境和个体经历方面探索...
影视美学丨非洲大陆的自我书写:全球化背景下Nollywood的电影生产
摘 要:近年来,曾经被长期忽视的非洲地区电影业,伴随着Nollywood电影的崛起获得了各方的关注。Nollywood以低技术低成本的影片制作方式迅速占领市场,影片的讲述以弥合尼日利亚多民族多区域文化的发展现实为主要目的。Nollywoo...
影视美学丨国内外阿尔茨海默症题材电影的叙事策略研究
摘 要:疾病进入影视创作隐喻了背后的社会现实。聚焦阿尔茨海默症题材影片的共性研究,且探讨疾病在其中生发的作用,可以揭示影片中人物心理的深层创伤体验,在影片呈现的形式中也具有谜题叙事与反转叙事的可能。 关键词:阿尔茨海默症;叙事策略;谜题叙...
影视美学丨香港新晋导演的他者书写与自我表达
摘 要:导演李骏硕作为香港电影的新晋一代,突破了香港传统的类型片叙事,聚焦于边缘流浪露宿者群体,摒弃了以情节冲突推进的叙事模式,以记录式的镜头将景观与画面相融合。影片以物质载体的细节呈现,构建群像心中“家园”的表意空间。本文将创伤叙事理论...
影视美学丨场域、处境与困境
摘 要:本文从空间叙事的角度出发,对王小帅导演的电影《地久天长》进行文本分析。结合社会、家庭及个人角度等多方面对人物所处的场域进行历史时代的生存空间、家庭伦理的人际困境和个体私人的心理处境的解读,这有助于更准确把握影片的思想和艺术价值,加...
影视美学丨电影《妖猫传》中唐代宴饮呈现的审美向度
摘 要:电影《妖猫传》改编自梦枕貘的小说《沙门空海之大唐鬼宴》,影片在关注唐代宴饮文化的同时为其增添了浓郁的美学色彩。影片中的宴饮书写从三个维度传达其审美观念:其一,宴饮中的乐舞之美呈现着大唐的“兼性”气象;其二,电影借宴饮之乐而言悲,创...
影视美学丨认同·机制·层次:《温柔壳》的情感叙事表达
摘 要:《温柔壳》是由导演王沐自编自导的处女作,其叙事主线围绕精神病患者主动追求爱情、相互救赎展开。本文将从影片叙事铺陈和角色饰演方面寻求情感认同,通过立足真实的视听文本,赋能情感机制,通过爱情、亲情、友情等多重情感的交融,丰富情感层次,...
美术作品丨马凌燕作品
作者簡介:马凌燕,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四川美术家协会会员。研究方向:文化艺术、工业设计。 《忆乡情》...
美术作品丨李彦君、朱坤、熊朝丽作品
作者简介: 李彦君,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朱 坤,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熊朝丽,云南艺术学院民族艺术与设计专业硕士研究生。 《“农事节令歌”漾濞县龙潭乡彝族牛耕歌儿童绘本》 内容简介:古时,以牛...
美术作品丨孟祥斌作品
《矿用便携式在线监测仪》 作者簡介:孟祥斌,硕士, 常州工学院艺术与设计学院讲师。研究方向:产品数字化设计、交互设计。...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美与时代·下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