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与时代·下

美与时代·下 (2024年03期) 电子版

类型:月刊  类别:艺术收藏
《美与时代(下)》创刊25年来,坚守美学园地,为国内唯一的综合性审美学术刊物,美学、艺术领域重要期刊。
原价:¥18.00   促销价:¥10.89
  • 促销信息
  • 全年订阅更优惠!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目录
美学史研究丨重思“美是自由的感性的表现”
摘 要:“美是自由的感性的表现”是刘纲纪先生实践本体论美学对美的本质的规定,重思这条规定,既能明确刘纲纪先生实践美学的核心,也能划定实践本体论美学的边界。文本首先明确实践本体论美学所谓美的本质就是美的根据,该规定里的“美”就是指美的本质。...
美学史研究丨技术现象学背景中“第三记忆”的生成及其数字化问题
摘 要:5G互联网、移动通信终端、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数字化技术正引导着社会的剧变。法国当代哲学家贝尔纳·斯蒂格勒在技术现象学的立场上对现实社会问题展开深思。他批判了海德格尔的生存现象学而转向技术现象学的立场,时间性问题是论战的中...
美学史研究丨从非时间到非物
摘 要:韩裔德籍哲学家韩炳哲在近日出版的《非物:生活世界的变革》一书中,详细讨论了在信息时代的环节下,物从生存境遇中的“上手”“在手”物变成信息-非物的哲学思考。非物反作用于信息时代之此在,进而勾勒出海德格尔尚未触及的“无手之人”的主体现...
美学史研究丨中国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的“性化”
摘 要:在國内文艺心理学研究中,弗洛伊德理论被多数人认为完全是一种性理论,这是弗洛伊德理论的“性化”。弗洛伊德的性理论,是“泛性论”评价产生的重要原因,但“泛性论”的评价与弗洛伊德理论的实际情况不符,所以是误读。在国内文艺心理学研究中,“...
美学史研究丨回到伯克:论神经美学视角下的“崇高”问题
摘 要:“崇高”是美学中一个重要且历史悠久的范畴,这一范畴得到了神经美学研究者们的青睐。神经美学的研究者们受到伯克、康德等人“崇高”观念的启发,他们希望在实验中探寻崇高的情感特征、感知因素,试图建立起崇高体验的基本神经模型,并不断追问崇高...
审美视点丨博学宏词、科举试诗的恢复与“古诗程序”选本的编刊
摘 要:博学宏词科,肇始于唐开元年间,废止于宋末。康熙年间,为延揽人才,登崇俊良,并弘扬文教,巩固统治,博学鸿儒科将众多名士列入荐牍。博学宏词科的诏试及科举试诗的恢复,使得诗律重获举业地位,从而带来了诗歌选本编刊的风潮,文学趋向也对诗坛产...
审美视点丨完形心理视角下美术作品中的残缺现象探析
摘 要:格式塔心理学的完形法则在美术领域的运用十分广泛。美术中的残缺现象对于作品鉴赏有着特别的意义,了解鉴赏者的完形心理对于外在和内在美术作品鉴赏的影响有助于为美术创作提供新的思路和启迪。调查研究结果表明:视知觉完形对于作品残缺具有积极建...
审美视点丨论民国时期新生活运动背景下《美术生活》
摘 要:新生活运动作为民国时期一场重大的社会风俗改良运动,其内容不仅涵盖了群众生活的方方面面,其理念也影响到当时艺术刊物的内容与设定。《美术生活》作为民国时期风靡一时的知名画报,不仅艺术形式上极富创新,且艺术观念上提倡美术生活化,很好地调...
审美视点丨红色文化视域下α世代儿童绘本的创新策略
摘 要:红色文化作为当代中华民族珍贵的精神瑰宝,为儿童绘本拓宽了主题内容和展现形式。本文旨在探讨红色文化的视角下,分析α世代儿童的特点,通过对市场上红色文化绘本的调研分析,总结出儿童红色绘本创作有待改善的问题;从传播内容创新、传播形式创新...
审美视点丨实践美学视阈下都铎王朝纹章的审美特征
摘 要:纹章产生于中世纪的骑士文化,既是一种身份识别的功能性标记,也是彰显个性的装饰性纹样。文章以中国当代重要美学思想-实践美学为理论依据,将历史性与逻辑性相结合,采用纹样形式美的产生及特定历史时期的审美观念与人们的社会历史实践活动相结合...
审美视点丨从多元化圣母形象透视俄罗斯民族的心灵意识
摘 要:圣母是俄罗斯东正教最重要的信仰对象之一。自公元988年东正教传入罗斯以后,圣母崇敬不断与大地崇拜、多神教崇拜融合,逐渐衍化为今天圣母在俄罗斯精神文化世界中的多元化形象。一方面,社会及历史现实语境决定了圣母崇敬的具体内容,塑造了圣母...
审美与音乐丨音乐—书法媒介间性与音乐中的书法
摘 要:青年作曲家文子洋在混合室内乐《归道》中借鉴了中国书法艺术元素,试图将书法中的文字笔画、书势与音乐的音高、音响和音色进行关联,由此构成一种存在于音乐与书法间的隐蔽的媒介间性。作为“音乐中的书法”,《归道》一曲通过提取和解构书法元素获...
审美与音乐丨巴赫金狂欢理论视域下的丑角舞蹈美学意蕴论析
摘 要:巴赫金将日常生活中的“狂欢”现象理论化,认为狂欢式行动具有大众性、全民性以及颠覆性。从巴赫金的狂欢理论来看,丑角舞蹈主要表现为三大特征:一是活泼性。通过灵动的身体来张扬多样性的生命样态,让人们感受到生命力的勃发;二是敞开性。以夸张...
审美与艺术学丨建国十七年傅抱石山水画创作观转变
摘 要:建国十七年是指1949-1966的十七年。在建国初期,山水画作为中国传统绘画,一直有很大的争议,急需摆脱传统的束缚改造山水画创作,使之与社会主义发展相适应。因此,在山水画的创作观上发生了很大的变化,涌现出了一批敢于开拓探索的山水画...
审美与艺术学丨浅析乔迅“早期现代性”架构下的明清遗民绘画
摘 要:明清之际的遗民画家作为一个特殊的群体,历来是研究者关注的重点。作为美国著名的中国艺术史研究学者,乔迅教授打破了以往融合思想史与文化史等研究明清遗民绘画的方法,搭建起宏观动态的“早期现代性”的框架,主张回到当时历史与社会问题构建的脉...
审美与艺术学丨清代以园林雅集为背景的家族肖像画研究
摘 要:行乐图和文人雅集图在明代风靡朝野上下,大多数以园林作为背景和社交的空间,而绘制在图中的人物多为达官贵人或文人雅士。到了清代,肖像画在市民之间也开始普及,还出现了许多以家庭成员为主体的群体肖像画。本文将视点聚焦于清代,对这一时期出现...
审美与艺术学丨董其昌南北宗论中“士气”与“精工”的关系
摘 要:董其昌受心学和禅宗的影响,将禅宗以“顿、渐”分南北的思想引入绘画,提出了划分南北宗这一理论观点,在中国画学史上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董其昌南北宗论中有关“士气”与“精工”的论述为重点,试图分析其各自的内涵和意义,揭示二者之间的关系,...
审美与文学丨论谭谈小说的叙事空间类型
摘 要:谭谈作为矿山作家队伍中的杰出代表,矿山在他的小说中占据了重要的空间位置。将其小说置于空间叙事的视角下,从地理空间、心理空间、社会空间三个维度,可以探析其创作中特定时代背景下的地域文化、人物活动及权力关系。谭谈在把握时代动态发展的同...
审美与文学丨论福斯特《小说面面观》人物观
摘 要:福斯特在《小说面面观》中提出了以人物为中心的批评方法,使人物摆脱了情節附庸的身份,提高了人物的地位。福斯特的人物二分法将人物形态分为圆型人物和扁型人物,并提出扁型人物的真实在于细节刻画的真实。在福斯特之后,诸多理论家对其人物观进行...
审美与文学丨非自然叙事学视角下的《索拉里斯星》研究
摘 要:《索拉里斯星》是波兰科幻作家斯坦尼斯拉夫·莱姆的代表作。这部小说建构了一个人类无法认知的星球,以此讽刺人类在宇宙中面对绝对他者时的自我中心主义。从非自然叙事学的视角来看,非自然的空间、非自然的感情和非自然的叙述者都与非人...
审美与文学丨从晏殊涉香词管窥宋代香文化
摘 要:宋代是中国传统香文化发展到鼎盛的时代,各类香料大量输入,制香、赠香、品香等活动成为宋代文士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焚香带来嗅觉上的官能享受和精神上的愉悦,隐藏着关于生命的哲思。《珠玉词》中描写熏香活动的词展示宋人居室熏香、宴席焚香、礼...
审美与文学丨论W.H.奥登诗歌实践中的非人称代词
摘 要:在现代主义语言审美框架下,W.H.奥登诗歌实践中非人称代词的理论和实际应用,特别是在其《美术馆》一诗中对人称代词与其所指代之词汇的距离处理,显示了如何巧妙地在语言结构上构建断裂感,从而影响和塑造整个诗歌的语境连续性。从形式主义视角...
审美与文学丨何为“祖国的丧失”?
摘 要:冲绳作家大城立裕在战后初期创作的冲绳战题材作品如《龟甲墓》《棒兵队》,并未如本人所说毫无政治因素,而是作为创作时期冲绳政治状况的一种反馈,是在复归日本前对“日本人身份”的质疑。在早期的冲绳战书写中,大城立裕处处反映着战时本应作为冲...
影视美学丨“年轻人电影”
摘 要:张彻的电影向来以“阳刚”“暴力”与“武打”而闻名。但极少有人注意到,张彻很欣赏年轻人的思想与个性,并将这种态度融入电影之中,这类电影便可称为“年轻人电影”。张彻塑造了具有现代气质的叛逆年轻人,并展现了年轻人之间的美好情谊,这种情谊...
影视美学丨分离、组合与互换
摘 要:《新神榜:杨戬》是2022年追光动画的最新力作,其杂交了动画显性的奇观特效与隐性的文化精髓,拼贴了若干经典动画作品,演化出具有情感共振的新神话故事,同时互文了众多神话故事中的神话基因,重塑了全新的神话角色,为神话基因的遗传提供变量...
影视美学丨意象拼贴与媒介重组:戏曲电影的美学新形式
摘 要:《白蛇传·情》在数字新技术变迁视域下对戏曲电影的影像生产和消费做出了全新的解读,其媒介哲学肌理与内在的影戏美学原则,都嵌入影像在形象表征与视觉建构的设计之中。导演用影视美学创造了一种自反性的戏剧想象,其中的角色记忆、奇观...
影视美学丨跨媒介视角下新主流影片的“青春化”身份建构
摘 要:跨媒介叙事中的叙事路径是以角色为中心,通过对角色性格的不同侧面或角色承担的不同功能及对应的内涵话语来完成角色多元、立体的身份建构,通过不同的媒介平台传播而成为新的叙事文本。本文试图从角色建构层面,梳理近年来新主流电影中对红色经典素...
影视美学丨从风景的回忆到景观的漫游
摘 要:影片《李文漫游东湖》既是对“东湖艺术计划”的回顾,也同时是这一计划的又一个成果,导演李珞以伪纪录片的形式串接起填湖工程、艺术家行动与李文寻找神经病的任务,在对东湖故事的重述中塑造着有关东湖新的集体记忆。然而,资本主义运营下的东湖湖...
影视美学丨“物哀”美学视域下的《花束般的恋爱》
摘 要:物哀是日本传统美学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日本电影中占有极为重要的地位。2022年,日本纯爱电影《花束般的恋爱》一经国内上映便获得了豆瓣8.6的评分,并成功挤进豆瓣高分榜单,而物哀美学在其中的影响与作用是不可忽视的。本文在物哀美学视域...
影视美学丨温暖现实主义的时代镜像:《狂飙》的审美意蕴建构
摘 要:中国的影视创作在漫长的发展过程中与现实主义密切相关,它们如实记录、深刻再现不同时代的社会风貌,折射出不同历史时期人民群众的不同审美需求。时下《狂飙》作为2023年爆款电视剧,秉持温暖现实主义的创作意图,在创作理念上坚持人民美学,对...
影视美学丨电影《狙击手》的剪辑技术与影像表达
摘 要:电影《狙击手》是由张艺谋、张末联合执导的一部根据抗美援朝中冷枪冷炮运动为创作背景的影片。该片以“以小见大”的叙事方式讲述了中国志愿军“狙击五班”与美方狙击小队展开较量,而后在绝境中奋起反抗的故事。与此前多部抗美援朝主题相关的影片相...
影视美学丨庄文强的“港味”电影创作路径
摘 要:新世纪以来,港片辉煌不再,港人导演纷纷北上合拍。“港片已死”“港味尽失”的评论声不绝于耳。而庄文强作为一名香港导演,却深受香港电影气质的浸润,坚持自我的创作风格,在自己的创作中实现着经典“港味”的延续。他的影片以刻画人性和情义作为...
影视美学丨女性主义视角下影片《消失的她》的文本解读
摘 要:最近上映的电影《消失的她》是一部取材于泰国孕妇坠崖案的悬疑电影。导演崔睿在访谈中提出这部电影企图探讨两性关系中所涉及的信任、真诚和自我保护等问题,表达了肯定女性力量和女性互助的主題。但是,“天使”“蛇蝎美人”和体现男性精神气质的“...
美学书评丨美学时代:“人的问题”的全面解决
摘 要:人类面临的根本问题就是人的问题,也就是人的异化问题。马克思解决人的异化问题有两条路径:一条是“历史科学”的路径,一条是“价值科学”的路径。前者构成了“实践的唯物主义”美学,即实践美学;后者构成了“实践的人道主义”美学,即生命美学。...
美术作品丨刘帆作品
作者简介:刘帆,硕士,广东水利电力职业技術学院副教授。研究方向:油画、工艺美术、产品设计。...
美术作品丨王译僮作品
作者簡介:王译僮,绍兴文理学院美术专业硕士研究生。...
美术作品丨马凌燕作品
马凌燕,四川建筑职业技术学院讲师。研究方向:文化艺术、工业设计。 《濃情夏日》...
相关杂志
订阅全年
美与时代·下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130.68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美与时代·下

杂志价格:¥10.89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