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4年12期
  • 收藏
收藏成功
微博 空间 微信
《文物鉴定与鉴赏》是面向国内收藏界发行,以宣传传统鉴定、科技鉴定相结合的“双轨鉴定&rdqu...     展开

类型

半月刊

类别

艺术收藏
定价
促销信息
全年订阅更优惠!
¥30.00 ¥18.00
目录

文物赏鉴

忽瞟眇以响像 绘北朝之风习
摘 要:山西忻州九原岗北朝壁画墓是我国北朝时期墓葬壁画研究中的重要发现,文章介绍了墓葬的发掘情况和墓道、墓室的布局设计,分析北朝墓葬结构的时代特色,将墓道壁画分为“神仙世界”“现实生活场景”两个部分进行赏析,总结墓葬壁画所反映的北朝文化内涵...
玉不琢不成器
摘 要:玉不琢不成器,一块块玉料经过能工巧匠的巧妙构思、精雕细琢才能成为一件件艺术品。诸城历史悠久、人文渊薮,诸城市博物馆馆藏玉器丰富。文章选取诸城市博物馆收藏的新石器时代至明清时期的代表性玉器进行研究,对于发掘地方悠久历史文化、实现文化活...
龚开《骏骨图》瘦马形象再思
摘 要:《骏骨图》是遗民画家龚开的代表作品,此画历来被视为以瘦马表现忠义之始。文章试图从瘦马形象的文学意涵入手,对元代文人画家画瘦马现象进行讨论,并在此基础之上考证龚开画中瘦马所蕴含的忠义象征以及复杂矛盾心理,为探究元代文人画家创作瘦马的深...
汉画像石上历史人物图的造型及功用
摘 要:汉画像石是我国古代文化艺术史上的瑰宝,民间匠师在石面上绘画,通过不同的雕刻技法,形象生动地描绘了当时社会的日常生活和神话故事,表现了当时人们的丧葬观念和精神信仰,画像内容十分丰富,画面形象生动。文章以汉画像石上的历史人物图为切入点,...
北王召村出土碧霞元君祠相关文物研究
摘 要:碧霞元君是自宋代以来北方地区极为普遍的民间信仰,鄄城县什集镇北王召村泰山行宫遗址出土的一系列与碧霞元君有关的文物遗存,文物类型多样,时代自宋熙宁四年(1071)至清光绪十二年(1886),时间跨度大,包含的信息内容丰富,对碧霞元君信...
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研究
摘 要:文章对山西博物院部分馆藏商周时期青铜器的铸造工艺进行观察,根据青铜器表面残留的泥范、泥芯及范缝等范铸痕迹,可知其均采用泥范块范法铸造成型。。 关键词:商周;青铜器;铸造工艺 DOI:10.20005/j.cnki.issn.1674...
莘县博物馆馆藏黄地织金提花缎吉服袍的历史与文化背景研究
摘 要: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古代文物的保护和研究变得尤为重要。文章聚焦于山东省莘县博物馆收藏的一件特殊服饰—黄地织金提花缎吉服袍,这件服饰向我们展示了明代中期的精湛工艺和社会风貌。通过深入研究该服饰的名称、款式和纹样,我们可以窥见明代社会的...

文物保护

厦门市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保存现状调查与保护策略研究
摘 要:文章通过对厦门市不可移动碑刻石刻实地调研,结合第三次全国不可移动文物普查结果,针对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保存现状进行数据统计与分析,梳理其自然、生物、人为等方面的影响因素,并在此基础上提出碑刻石刻保护策略。 关键词:不可移动碑刻石刻;保存...
馆藏漆木器文物的科学保管
摘 要:天长市博物馆作为安徽省皖东地区最早的综合性博物馆,其丰富的馆藏中包括众多珍贵的漆木器文物。这些文物主要源自天长市区及其周边镇、街的考古发掘,时间跨度广泛,涵盖多个历史时期。这些漆木器文物类型多样,涉及生活用具、祭祀用品、艺术品等多个...
数字技术赋能,让文物“活”起来
摘 要:文章深入探讨了数字技术在文物展示领域的应用,聚焦AR沉浸式交互智慧导览、移动应用与数字导览、交互智慧系统等方面。数字技术通过提供丰富的信息呈现,增强互动性和个性化服务,提高观众在文物展览中的参与体验。未来,随着技术的发展,数字技术将...
天津滨海新区近年文物保护情况简析
摘 要:近年来,我国高度重视文物保护工作,提出了一系列新观点、新要求、新论断,对于传承历史文化、增强民族凝聚力、促进文化交流等具有重要意义。为了牢牢守住文物安全底线,文物保护工作者应该不断更新观念、与时俱进,结合本区实际、针对现有问题,提出...
博物馆油画修复技术中的绘画层加固研究
摘 要:在中国油画百年的发展中,本土优秀油画作品以历史文物的形式,在丰富博物馆库藏内容的同时,成为重要的展览对象。馆藏油画现已普遍出现不同程度的损坏,大量作品对保护性修复有着迫切需求。绘画层损伤是油画文物最直观的病害情况,其主要破损类型包括...

博物馆学

基于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高校博物馆思政教育体系构建
摘 要:为推动高校博物馆科普融入生态文明建设,文章以华南农业博物馆为例,挖掘并凝练馆内生态文明建设理论的思政元素,从科普主题体系、活动体系和实践体系三方面构建思政教育体系,探索高校博物馆在生态文明建设中的科普教育方式,为其他博物馆提供借鉴。...
人本主义心理学视角下的博物馆发展
摘 要: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主张一切研究必须从人的角度出发,关注和重视人的体验、情感、创造性和主体性等方面,对博物馆发展过程中的研究、展示、教育、组织与推广等领域都有着广泛的影响。通过梳理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框架,分析观众不同层次的需求,揭示观...
文旅融合背景下的博物馆研学课程设计研究
摘 要:在当前文旅融合的大背景下,通过梳理鹤壁市博物馆开发研学课程的优势以及现有课程发展现状,分析中小博物馆研学课程的定位及品牌打造。立足博物馆资源优势,博物馆可以作为研学课程活动的重要空间,也可作为整个研学旅行的特色核心环节,推动文化、旅...
大运河文化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呈现与沉浸体验
摘 要:文章旨在深入探索大运河文化在博物馆展示中的呈现和沉浸体验,凸显博物馆在文化保护和提升地方影响力中的重要作用。研究集中于展示大运河文化的创新方法、沉浸式展览设计,以及技术在文化展示中的应用,如VR和AR的使用。特别关注博物馆如何通过融...
论城市博物馆的品牌塑造策略
摘 要:博物馆是一座城市的文化中枢,在丰富城市文化生活、普及地方历史文化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在市场经济的浪潮下,城市博物馆如何发掘其差异化以提高竞争优势,品牌塑造就显得尤为重要。文章以盐城市博物馆为例,从品牌定位、视觉设计、业务职能以及传播...
博物馆关于展教结合的探索与实践
摘 要:近年来,我国博物馆事业蓬勃发展,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但是随着博物馆功能的拓展和社会影响力的增强,博物馆展览内容日益丰富,观众的需求也呈现出多样化趋势,如何提高展览内容与观众的有效互动是各大博物馆一直探索和研究的问题。“古韵长清:卢...
分析旅游数字足迹对太原市文物保护研究院双塔博物馆游客的影响
摘 要:随着移动互联网的普及和社交网络的兴起,旅游数字足迹逐渐成为人文地理和旅游研究新的数据来源。现下越来越多的游客在旅游的过程中喜欢将旅游事迹发表在网络平台上,用以记录和分享自己在旅途中的所见和所想,互联网平台承载着人们的真实旅游感受,一...
数字化技术支持下的博物馆古籍保护体系构建研究
摘 要:文章旨在探讨数字化技术在博物馆古籍保护领域中的应用,重点关注博物馆古籍保护体系的构建。首先,分析了数字化技术支持下构建博物馆古籍保护体系的价值意义,包括延长古籍资料的物理寿命、实现古籍资料的智能化共享以及优化古籍资料整理;其次,深入...
博物馆对社会养老的价值研究
摘 要:老龄化社会的到来,给博物馆的发展带来一些新的挑战。文章将以临沂市博物馆为例,深入探究陈列展览的适老性改造对提升社会养老质量的价值与作用;探究针对老年人开展科普活动对提升老年人生活质量的价值与作用;探究如何吸引老年人成为博物馆志愿者,...
博采众家之精粹 展古县艺术风姿
摘 要:威海市文登区博物馆新馆自建馆以来,立足于固定基本陈列,利用馆内闲置空间举办一百五十余场临时展览,以此弥补了博物馆固定陈列不能经常更新、观众对博物馆产生疲劳的不足,使观众走进博物馆有常见常新之感,丰富市民文化生活,真正做到文化惠民。 ...
如何让文物活起来—以浏阳市博物馆“见字如面”为例
摘 要:让文物说话、让文物“活起来”已经成为近年来大家持续关注的文化重策,究竟应该怎样让那些静静躺在展柜里、库房里的文物“活起来”,成为众多博物馆思考研究的课题。浏阳市博物馆立足自身实际,以馆藏文物(信件)为基础,做出了有益的探索与实践。 ...
美术馆公共美术教育项目策划与实施
摘 要:随着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的不断深入,传统节日热、文物热、美术馆博物馆热纷纷兴起,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社会氛围日渐浓厚。弘扬中华美育精神,以美育人,把美育纳入各级各类学校人才培养全过程,贯穿学校、社会教育各阶段,由此美育已然...
浅谈新时代革命纪念馆宣教方式方法
摘 要:一个有希望的民族不能没有英雄,一个有前途的国家不能没有先锋。回顾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征程,无数英雄烈士为了国家富强、人民幸福矢志奋斗,英勇牺牲。他们以党的旗帜为旗帜,以党的意志为意志,以党的使命为使命,赴汤蹈火,用尽一生诠释忠诚和担当,...
博物馆讲解词分众研究
摘 要:文章以运城市博物馆为例,通过采集、整理、分析博物馆观众对讲解内容、形式与情感的期待和兴趣,建构博物馆讲解词分众化的需求体系,并在此基础上探讨讲解词撰写机制与讲解员预约机制。 关键词:博物馆讲解;词分众;运城博物馆 DOI:10.20...

学术研究

文物原真鉴别防伪工作思考
摘 要:以书画文物为例,对我国古书画复制方法,如木版水印、珂罗版、数字复制等进行系统梳理,分析技术原理,阐述肉眼和分析仪器鉴别真伪要点,建议通过主动增加防伪手段如微观特征信息提取、添加隐形显色标识、微码技术等方法进行文物原真性保护,通过技术...
短视频媒体语境下宁波宋韵文化的文旅融合发展路径
摘 要:宁波具有深厚的宋韵文化底蕴。加快宋韵文化传播,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对于增强文化自信、丰富人民生活具有重要意义。当前,文化的传播越来越依赖新媒体。文章基于典型短视频平台,分析用户对宁波宋韵文化的关注焦点和行为偏好,并提出宁波推进宋韵文化...
翻译传播过程视角下的文物文本翻译探究
摘 要:文物文本翻译工作是文化外译的重要部分。为进一步提高我国文物文本翻译质量、促进中华文化传播,文章从翻译传播过程视角探讨传播过程七大要素给具体翻译活动带来的影响及启示。文章认为作为传播主体的译者要不断提高自己的专业修养和文化意识,同时基...
楚文化国际传播的现状与优化策略
摘 要:安徽出土的楚式玉器作为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在国际传播实践中一直发挥着呈现、诠释中华文明和助推中华文明创新性发展的作用。加强安徽楚式玉器和楚文化的国际传播,有助于坚定文化自信,向国际社会展示博大精深的中华文明,让世界了解中国历史,...
浅析山西古建筑的发展历程和时代特点
摘 要:在现代社会中,古建筑的意义不仅仅是历史的延续,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发展,古建筑是一种文化遗产,它们代表了一个时代的文化和艺术水平。它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体现,具有非常重要的历史、文化、艺术价值。作为中国文明的重要载体,记录着中国的历...
贵州三叠纪古生物IP及文创开发研究
摘 要:贵州省地质博物馆是国家一级博物馆,国家4A级旅游景区。馆建筑恢宏别致,获2021年鲁班奖。馆藏包括梁氏关岭鱼龙、邓氏贵州鱼龙、蔡胡氏典型鱼龙正模标本、中国始喙龟等全球唯一或定义物种的稀世珍宝。四个常设展厅邀请观众一同见证地球史中的生...
基于心流理论的文化遗产沉浸式体验应用研究
摘 要:当下,沉浸式体验覆盖新兴文旅的方方面面,是促进文旅发展的新风向,整体呈现出“万物皆可沉浸”的格局,同时还在不断地拓展其边界。随着国家对文博事业和遗产活化传承的日益重视,考古体验、数字展厅、非遗演绎等以科技赋能、沉浸式交互叠加产生的“...
傅山书学思想与书法创作研究
摘 要:文章从傅山的生平与艺术境界入手,探讨了傅山书学思想的形成与演变、书法作品的艺术特点、创作的技法与实践、作品的流传与传世价值、对后世的影响与传承,以及对当代社会的意义与价值。通过对傅山的书学思想和书法创作的深入研究,揭示了傅山书法作品...
乡村振兴背景下造园艺术融入美术教学路径研究
摘 要:造园艺术融文学、绘画及建筑等艺术门类,是历史、文学和审美相结合的造型艺术。在乡村振兴背景下,从造园艺术的布局与造景手法入手,对其进行审美元素的提炼和文化内涵的梳理。文章以陇南师范高等专科学校美术教学为例,梳理目前美术教学的现状及不足...
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究阶段特征与发展趋势
摘 要:文章以中国知网(CNKI)数据库核心期刊2003—2022年收录的非物质文化数字化研究论文为研究对象,运用CiteSpace可视化软件从研究现状、研究热点等方面进行文献计量及知识图谱可视化分析,探究近二十年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数字化研...

文化遗产

文旅融合背景下嘉峪关非遗文化传承创新发展研究
摘 要: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是相对应的一个概念,都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历史长河中历代劳动人民口传心授保存下来的无形的、活态流变的文化遗产,凝结着劳动人民的记忆、智慧、情感、礼俗和信仰。文章从嘉峪关非物质...
传统建筑与现代工艺结合的近现代建筑典范
摘 要:万字会旧址是国务院2006年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包括万字会济南母院和万字会济南母院青岛分院旧址。万字会济南母院,简称济南道院,位于山东省济南市市中区上新街51号,始建于1934年,1942年启用。该建筑坐北朝南,四进院...
全面挖掘甘肃长征沿线红色旅游资源助推甘肃红色旅游事业高质量发展
摘 要:近年来,红色旅游发展势头良好,日益受到社会各界普遍关注。甘肃作为红色资源大省,在发展红色旅游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但也面临诸多问题与挑战。文章以甘肃长征文化资源的挖掘为例,精准把脉省内长征沿线红色旅游发展现状及存在的问题,试图找准推动...
非遗视角下黄河三角洲省级武术文化研究
摘 要:黄河三角洲传统武术是齐鲁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查找文献资料和实地调研,梳理出黄河三角洲省级武术类非遗文化的历史渊源;从地理环境和人文传统两个方面分析其形成原因;同时从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角度分析传统武术在传承地的发展现状...
试论红色资源的活化利用和创新宣传
摘 要:红色资源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历史载体,不仅拥有深刻的历史和实践价值,同时饱含文化艺术和旅游经济价值,乳娘事迹陈列馆立足红色阵地,勇担历史使命,在深入挖掘红色历史、诠释红色故事时代内涵、创新宣传教育形式、助力...
相关杂志
  • 美术界

    美术界

    2025年06期
    ¥12.00
  • 艺术品鉴

    艺术品鉴

    2025年05期
    ¥9.90
  • 中国收藏

    中国收藏

    2025年07期
    ¥18.00
  • 人民音乐

    人民音乐

    2025年06期
    ¥14.49
  • 文物鉴定与鉴赏

    文物鉴定与鉴赏

    2025年10期
    ¥18.00
  • 上海戏剧

    上海戏剧

    2025年03期
    ¥6.00
  • 上海工艺美术

    上海工艺美术

    2025年02期
    ¥12.00
  • 景德镇陶瓷

    景德镇陶瓷

    2025年02期
    ¥12.00
  • 艺术研究

    艺术研究

    2025年03期
    ¥15.00
  • 音乐爱好者

    音乐爱好者

    2025年06期
    ¥16.89
  • 上海艺术评论

    上海艺术评论

    2025年03期
    ¥22.89
  • 电影评介

    电影评介

    2025年09期
    ¥9.00
订阅全年后,您可享受以下权益
①该本杂志即日起至未来1年内所有更新电子版杂志的使用权限;
②赠送该杂志的部分往期的杂志的使用权限,有效期1年。

全年订购价格: ¥432.00

订阅全年
--%>

登录龙源期刊网

温馨提示:

1.点击网站右上角的“充值”按钮可以为您的账号充值

2.充值金额可以选择30,50,100或500元

3.充值成功后即可购买网站上的任意杂志或文章

还没有龙源账户? 立即注册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购买杂志

文物鉴定与鉴赏

杂志价格:¥18.00元

  • 微信扫码支付
  • 当前余额:¥100.00

    去充值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