极端制造,推动中国制造抵达更多“极点”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湖南株洲硬质合金集团有限公司展厅里,摆着一根直径仅为头发丝八分之一的“细针”。它是硬质合金微钻,能在指甲盖大小的精细印刷电路板上精准打出2500个钻孔,且钻头不弯不断。长期以来,这样的小针只能依赖进口,研究人员潜心钻研20多年,终于打破国外垄断。近年来,从硬质合金微钻到重型运载火箭,从纳米微球到“手撕钢”,我国在极端制造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进一步厚植了制造业优势。(剩余50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