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生坎坷,何以救赎?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那是一个矮小的身影,胡子浓黑,浓眉大眼,他挥洒笔墨,“要学会呐喊,引起疗救的注意。”鲁迅慷慨激昂的文字,引人深思。人生坎坷,社会风雨如磐,唯有文字表达方可救赎。

表达,可以是人们之间相互沟通,可以是对一件事、一个人的评价,也可以是一种内心感受的自然抒发;它可以通过呐喊而战,亦可落实于笔下。面对那些留学时麻木不仁的华人学生,“若只读书,便成了书橱”便是愤慨的表达;面对那些唯唯诺诺的附势之民,“我以我血荐轩辕”便是奋进的表达;面对那些见异思迁的虚伪之人,“从来如此,便对吗?”又何尝不是一种坚毅的表达?

鲁迅的表达,蕴含着中国人的魂魄,淋漓尽致地揭示出那个最黑暗的时代中的种种陋习,捶打迂腐的灵魂,挖掘出落后的思想根源。(剩余74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