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物馆文创,为什么走向了“毛绒化”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最近,各大博物馆开启了一场“毛绒争霸赛”。苏州博物馆把寒光四射的吴王夫差剑变成一柄胖胖的毛绒宝剑;甘肃省博物馆将当地特色的美味麻辣烫制作成了不同菜品组合的毛绒花束;山西博物院把镇馆之宝“雁鱼铜灯” 等青铜器文物变成了萌萌的羊毛毡玩具……一瞬间,博物馆刮起了一阵“万物皆可成为毛绒玩具”的潮流,这些萌趣又极富创意的文创毛绒玩具迅速打破了人们以往对博物馆庄重严肃的刻板印象,让躺在展柜里冷冰冰的文物瞬间有了温度,吸引了无数年轻人的关注和喜爱。(剩余1335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