组织他人偷逃景区门票的行为定性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组织他人偷逃景区门票的行为具有侵犯他人财产权利的性质,行为对象为财产性利益。从景区的角度,该利益是提供游览服务而享有的收益,在游客的角度是接受游览服务而应支付的费用。成立诈骗罪与盗窃罪应区分是否存在核验入场资格的环节,对于伪造票证的逃票行为,应以诈骗罪论处;对直接跳过验票环节进入景区的逃票行为,应以盗窃罪论处。(剩余512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