勋伯格早期十二音序列技法中“非理性因素”的研究

——以Op.25《钢琴组曲》为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在经历了调性时期——对于浪漫主义半音化和声技法的沿袭、过渡时期——致力于寻找一种全新的方式来替代传统的调性音高组织原则,勋伯格于20世纪20年代确立了十二音序列体系并付诸实践。这一技法在音乐创作中引入了一种严格的序列化方法,旨在打破传统调性束缚,创造出全新的音高组织结构。

然而,摆脱了调性的“自由王国”就必然要被纷繁复杂的“游戏规则”所束缚:典型的十二音序列体系有以下几个特征:1. 音乐的中心音高材料是有固定顺序的所有十二个不同音级构成;2. 音乐的其他所有音高材料都必须是由中心音高材料派生,是中心音高材料的移位或者是倒影、逆行、逆行倒影(倒影逆行)等及其移位;3. 在音乐的陈述过程中,序列内每一音级均不能被随意重复,这里的重复是指在每一个序列陈述过程中,任何一个音级发音结束并且下一个音级出现后就不能再出现。(剩余6281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