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中地区十六国墓击鼙鼓骑俑考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中出现大量播鼗兼击扁圆形小鼓的骑吹乐俑,对此小鼓,学界一般都泛称“扁鼓”,偶有称之为“节鼓”或“鼙鼓”者,但未作相应的考释。本文根据文献材料与考古实物认为,关中地区十六国墓葬骑吹乐俑播鼗兼击之鼓非节鼓之属,而系鼙鼓。

关键词:关中  十六国  鼙鼓  楚墓

从1953年西安南郊草厂坡村发现十六国墓至今,关中地区已发掘这一时期墓葬200余座,其中,草厂坡墓[1]、平陵墓[2]、梁猛墓[3]、少陵原墓等均出土播鼗兼击扁圆形小鼓骑吹俑,其与吹角俑组合,形成早期的鼓吹军乐体系,承担出征导引与振旅奏恺的使命与作用。(剩余5160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