川东薅草锣鼓审美意识发生探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薅草锣鼓的发展历程,经历了从实用到审美、从劳动工具到民间音乐的演变过程。追溯其审美意识的形成,离不开劳动生产实践和宗教祭祀活动。其演唱仪程、演唱形式和唱词艺术等,均是薅草锣鼓审美意识的具体呈现。川东土家薅草锣鼓作为土家人的劳动进行曲,兼具着劳动性和审美性,并统一于土家族群体的生命形态中,承载着土家族人民对生命的深刻领悟、对自身的内在关照,以及对民族精神的外在彰显,是土家族人民日常生活的“审美化”。(剩余927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