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赋能川江号子的活态传承实践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中图分类号:J607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7357(2025)14-0136-03

“巫山七百里,巴山三回曲。”巴蜀地区自古多河流,陆上交通较为困难,主要依靠水上运输。木船作为传统的水上交通工具,以人力为主要动力,由此诞生了与劳动节奏相符的“川江号子”。

“川江号子”作为长江航运文化的珍宝,它展现了船工们与自然抗争的勤劳和生命力。(剩余5101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