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岁以后,不再觉得高敏感是一种“错”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打开文本图片集

从20世纪90年代,美国临床心理学博士伊莱恩·阿伦首次提出“高敏感者”的概念,到近些年心理学领域对情绪敏感、内向性及其他相关主题的研究激增,还有主流媒体的普及,我们或多或少都了解了“高敏感”是一种与生俱来的个性特质。它的主要形成原因是基因遗传,与后天的成长环境也有分不开的关系。总而言之,这不是一种可以选择去克服或者消除的特质,一个高敏感者天然在大脑层面,就会比其他人更加深入地处理信息,包括感官输入、情感输入和想法构思;对高敏感者进行脑部扫描,会发现他们的岛叶(负责感受和调节情绪的区域)比其他人更为活跃。(剩余221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