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寸不烂之舌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人们常用“三寸不烂之舌”形容一个人能言善辩,口才极好。这句俗语出自《史记·平原君虞卿列传》。

公元前257年,秦军包围了赵国都城邯郸,一个名叫毛遂的人跟随平原君到楚国去请援兵。平原君与楚王的会谈并不顺利,毛遂便手持宝剑来到殿上,一边威胁楚王,一边义正词严地分析了楚、秦两国的关系,同时,也说明赵国派使臣来缔约联合抗秦,不只是为了赵国,也是为了救楚国。(剩余84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