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是“压轴戏”

打开文本图片集
所谓“轴”,其实最初也是戏曲界从书画界借来的一个概念。元、明之交的南戏、北戏,演出时常常连演四本,俗称“早轴子”“中轴子”“压轴子”和“大轴子”,这是将戏曲比拟为书画艺术,用卷轴画从右到左的不同部分,形容戏曲的不同阶段,属于“通感”的修辞手法。到了明代,士大夫或富商家庭盛行养戏班,每逢立名目唱戏(按照后来的说法,就是所谓“堂会戏”),经常从早到晚“唱连台”,甚至通宵达旦,“早轴子”“中轴子”“压轴子”和“大轴子”的说法,就演变为指称同一次演出中不同时段上演的剧目了。(剩余156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