共情修辞与文化向度:纪录电影《大学》的“精神共同体”叙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纪录电影《大学》围绕四位清华学人交叉叙事,从年轻稚嫩的大一新生到白发婆娑的荣休院士,将大学精神潜移默化地融入到个体命运的发展过程中,让观众看到了这些国之栋梁的朴素与伟大、执着与坚守。本文从共情修辞、文化向度、叙事方式三个维度阐述“精神共同体”的引领作用,无论是老师、学生还是旁观者,都可以在电影中照见自己对于大学精神的理解,同时对青少年进行积极正向的价值引导,进一步展现了电影的社会功能与教育价值。(剩余7224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