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业秘密侵权惩罚性赔偿倍数认定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2019年修订的《反不正当竞争法》规定了惩罚性赔偿制度,由此带来了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计算困难等问题,为了有效抑制商业秘密侵权案件的频发,也为了保护商业秘密主体的权益,需要进一步完善商业秘密侵权惩罚性赔偿数额的计算规则。我国商业秘密侵权惩罚性赔偿采用倍比的计算方式,需要结合“主观过错+客观情节”两个主要因素来确定赔偿倍数,而主要因素之下又分为数个不同的情节因素(即“二类因素”),而这些情节影响程度大小的判断标准比较模糊,因此容易出现同案不同判的现象,损害司法的公正性。(剩余716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