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联网的伦理争议及其应对策略

——基于“万物皆媒”的理论假设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作为一种媒介,物联网独立、复合、开放、交互、再现的属性使其具有重构社会形态的威力,同时也带来相应的伦理争议,表现为:媒介强权带来异化风险;“媒介能力”提升导致人类“实体能力”弱化;个人隐私存在泄露风险;媒介交互带来“信息干扰”和“第二现场”中真实性面临质疑。针对上述争议,为保障物联网有效运作,应制定相应的伦理规范:(一)物联网技术的研发者和创造者要化解技术中不受控制的因素,提前预测物联网对社会和自然界可能带来的现实与潜在威胁;(二)物联网必须以用户自身为目的而不是手段;(三)政府作为物联网时代媒介活动标准规范的制定者,要把控物联网发展的大方向;(四)公众是科技发展的最大受益群体,要培养自身的媒介素养,形成良好的媒介使用习惯。(剩余6258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