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川苹果“以株代亩"机制创新实践与启示
作为国家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区和我国苹果重要产区,陕西省洛川县已有78年苹果栽植历史,现有苹果面积53万亩。自2015年起,针对苹果产业“三老"困局(树龄老化、品种老旧、劳力老龄化)与土地碎片化制约,传统乔化果园生产效率低下等问题,洛川县启动产业变革。在国内外市场竞争加剧、新型栽培技术迭代背景下,当地政府立足县域资源禀赋,率先引入国际领先的矮化密植技术,创新提出并在全县推行“以株代亩"种植管理新模式,破解“小地权”与“大生产"之间的深层矛盾,为苹果生产基地更新和经营组织方式变革探索出一条有效路径,开创了苹果产业高质量发展的"洛川模式”
1“以株代亩"核心举措
1.1土地集约化整合在洛川苹果矮化密植模式推广过程中,单户面积小、地形不规则、垄畔地界障碍等问题凸显,导致很难达到标准化、规模化、统一化发展初衷。(剩余1833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