幽暗的华语,褶皱的历史

——从张松建《华语文学十五家》谈起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内容提要:所谓的“华语语系文学”行之有年,已经形成一套相对稳定的论述。这些论述是在美国这一特定的学术语境下形成的,因此,有其不察和偏狭之处。新加坡南洋理工大学张松建教授的《华语文学十五家》,尝试从历史实践和南洋文学的角度,对“华语语系文学”做出修正和补充,其在推动相关研究方面主要做出了三个方面的贡献:一是以具身经验对抗理论演绎;二是强调记忆传递,挑战反离散论述;三是强调东南亚地方知识与全球政治的互动。(剩余10157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