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取现代性经验中的新乡土

——试论《宝水》的听觉叙事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乔叶的《宝水》展现了新农民、新乡村建设等新乡土性的特质。地青萍和宝水村在“听”与“被听”的场域中完成社会责任使命和个人心理救赎的有机统一,也体现了乔叶对于农民现代性身份焦虑的思考。乔叶“扑向大地”,从农民个体生存状态出发的聆听姿态是可贵的,明晰与警惕现实中同样存在着的“失声”村庄的问题,也将有助于促进农民身份认同和乡村与城市之间的文化交流与融合。(剩余484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