纳兰性德与郑文焯诗词隐逸思想比较研究

打开文本图片集
梁启超曾经在《中学以上作文教学法》中评价道:“清代大词家固然很多,但头两把交椅,却被前后两位旗人—成若容、文叔问占去,也算奇事。”清代杰出的满族词人,纳兰性德虽居庙堂,少隐逸之作,但从其词作中亦能读出隐逸之情;而郑文焯则不乐仕进,在江苏游历四十余载,常以鹤自称,所作词句多透露隐逸之情。纳兰性德短暂的一生即逝,对他而言,贵族的身份更像是一种无法摆脱的束缚,锁住了他想遨游江湖山水的脚步;郑文焯在苏州三十余年,爱好文艺,多与诗友吟咏雅集,常与友人在山水间徜徉,发出对隐逸的向往之叹。(剩余5428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