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走笔(组诗)
悬空寺
一颗颗星 闪在半空
一朵朵云 浮在半空
怎么一座寺也悬在半空呢
这不 飞檐斗拱挽着流云
殿台楼阁浮在风中
一座寺 屹立峭壁之外
在我看来 这哪是寺
分明是一片云浮在崖壁
一颗星斗闪耀半空
是不是想远离尘世的喧嚣
还是漂浮半空云里雾里
亦如仙境 引人注目
不远千里 我来此
只见有人山下抬头仰望
也有人沿石阶攀登
是呵 既然是寺庙
就该有经书之韵木鱼之声
半是神话 半是迷梦
望着望着 我突然了悟
这寺庙之所以建在岩壁之上
也许想考验拜佛人的虔诚
云冈石窟观感
1
云冈 石头的故乡
这些石头 这些坚硬的石头
是谁 以力与美的工艺
将它们艺术成一座座佛像
贮藏岁月与历史的洞窟深处
供后人瞻仰
2
有的佛像依山就势
镌描在露天的崖壁上
安详庄严 可谓浑然天成
有的佛像躲在洞窟里
栩栩如生 仿佛呼之欲出
无论在崖壁或者洞窟
一座座形态各异的雕像
都洋溢着佛的禅意
让人叹为观止
3
苍老的石头 古朴的雕像
以及精雕的艺术魅力
那经得住岁月的风化呵
岩壁有些残缺模糊的形象
早已没有佛的庄严
但我却用猜想与佛思
用目光抚平岁月的创伤
支撑佛雕的庄严
登应县木塔
今又重阳 可以登高
不登峻岭 也不攀险峰
我特意来应县登塔
塔没山高 也没峰险
但塔始从辽清宁二年而来
有千年之远呵
不饮菊花 不采茱萸
只带一颗好奇的心
来礼佛观光
是一丛丛佛思 抑或禅意
以一层一层叠加的韵律
让塔耸立云天之外
可谓上接白云之远思
下昭佛光之大道 然而我
更看重塔的木质结构
这不 九层之塔八角之形
不仅结构精巧 且无铆无钉
竟然撑起千年高度
此刻 站在千年高度之上
正好以诗人元稹的视角
瞭望旷远的诗意
乔家大院的红灯笼
在一百年的那一头
或者 一百年的这一头
无论前厢还是后房
都挂着一盏大红灯笼
为日子添一点亮
这不 哪怕黑夜围困三重
围困这错落有致的大院
只要大红灯笼高高挂
从时间这头 到夜那头
一盏灯 能推开夜的混沌
不说乔家起落的秘史
就说一下乔家男人走西口
这一走 就是一年半载
从少女到空房的主人
既要守着家里万贯家财
也要厮守一盏红灯
如果这是命 这就是命
黑暗无始 夜也无终
最是冬日的寒意有多深
那风摇曳红灯笼的光
有种可以触发的悲凉
是呵 一盏灯光
暖不了空房一室的空
可有恍惚的灯光穿过记忆
在时光之外的时光里
有一个醒着的梦
幸有大红灯笼烛照的梦
温暖孤枕难眠的心
晋祠印象
我这个诗人眼里
晋祠不就是由一个个词
以及一个个意象 浑然一体
叠加构成的吗
先说水 说说难老泉
这来自不老悬瓮山的水
潺潺流过不老的岁月
滋润树木、稻禾、花朵
也洗涤尘世的风尘
再说树 说说周柏隋槐
这根扎大地深处的树
站在坚韧执著的信念里
任凭风吹雨打两千年
依然郁郁葱葱
还说碑 说说林立的碑
这些有生命的石头
不仅记录历史深处的故事
更以潇洒飘逸的汉字
彰显中国书法艺术
后说殿 说说这些宫殿
不仅在时间锁定的肃穆里
容纳一个宇宙的禅意
更用七彩斑斓的东方美学
吐纳虚无
泉水 树木 石碑 宫殿
不就是一个一个深邃的意象
或一个一个绚丽的词么
构成肃穆的晋祠
洪洞大槐树
这不是村头的大槐树
这是山西洪洞的大槐树
是我们村头大槐树的
祖宗的祖宗
从小就听爷爷说
先人是从洪洞大槐树下
迁徙而来的
由此 故土情让我记住了
我是大槐树的子孙
这不 千里迢迢
来到洪洞来到大槐树下
寻根 觅祖 祭拜
从大槐树下迁徙的人们
尽管同根同源 四处分散
可谁忘得了根呢
你看 来自八方的人们
有的依偎大槐树留影
有的双手合十默默祈祷
而我却双眸轻闭
沉浸久别重逢的哽咽里
就要走了 就要走了
当我回首仰望着大槐树
秋风正摇曳枝头的树叶
似在说 落叶归根
【作者简介】谢克强,1947年生,湖北黄州人。(剩余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