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第1期书屋絮语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读大家年谱,可观照人生,能厘清其问学路径,探究师承渊源和学术贡献,窥测其月旦人物、评论时世,更能旁观其人品与风格。尤其丁文江编《梁启超年谱长编》,夹杂当时响应及他人回忆,与其他相区别,以为模范。惜乎后来的年谱长编未能顾及,让主人独零零地呈现,欠缺丰富性和完整度,反倒长而未精,窄而不全,留下遗憾。后来,《陈寅恪年谱长编》《胡先骕年谱长编》等庶几近之,精准程度不逊前者,但对大背景的把握,正反之论全盘托出,异见之问等少有记录,硬是缺了点什么。(剩余815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