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苗期褐飞虱抗性及稻株次生代谢物质的影响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目的】探索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苗期抗褐飞虱的影响,筛选出可提高水稻苗期对褐飞虱抗性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并进—步研究水稻抗性变化与稻株内防御次生代谢物质总酚和总黄酮含量的关系,为实现植物生长调节剂定向调控水稻抗虫性和农药减量施用提供理论依据与技术支撑【方法】通过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不同施用方式(浸种和叶面喷雾)下感虫水稻品种TN1苗期对褐飞虱的抗性表型,评价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苗期水稻抗褐飞虱的影响;根据鉴定结果筛选出抗性水平较高药剂及其最佳施用方式并进行该药剂不同浓度处理影响TN1对褐飞虱抗性和特抗能力评价;分别采用Folin-酚法测和酶联免疫法测定抗性水平较高药剂处理后稻株总酚及总黄酮含量,揭示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稻总酚和总黄酮含量变化的影响及其与抗褐飞虱的关系-【结果】0.667mL/L3%赤霉酸乳油、0.500mL.10.01% 28-表高芸苔素内酯可溶液剂 .1000mL/L 1%氨基寡糖素水剂、2mLL1.2%吲哚丁酸水剂浸种和喷雾2种施药方式处理对TN1苗期抗褐飞虱均无影响; 0.1000mL/L 0.136% 赤霉,呵乙·芸苔可湿性粉剂浸种和喷雾2种施药方式处理TNI秧苗对褐飞虱平均抗性等级均由高感提高到中感,且叶面喷雾效果好于浸种,进一步研究表明,0.136%赤霉·引乙·芸苔可湿性粉剂0.2000\~0.400mL/L浓度处理TN1对褐飞虱的抗性级别均由高感提升为中抗,尤以0.2000mL/L浓度处理TN1对褐飞虱抗性提升最高,平均受害级别5.20,持抗期可达6.20di。(剩余2473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