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种氮形态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特性影响的生理机制

打开文本图片集
DOI:10.3969/j.issn.2095-1191.2023.06.019
摘要:【目的】探究2种氮形态对水稻产量和光合特性的影响,为合理施用氮肥及提高氮肥利用效率提供参考依据。【方法】以水稻品种中花11号为试验材料,设相同施氮量的硝酸钙(NO3--N)和尿素(NH4+-N)处理的盆栽试验,调查水稻单株产量、单株分蘖数、单株有效穗数和单株结实率;设(NH4)2SO4(NH4+-N)、Ca(NO3)2(NO3--N)及NH4NO3(NH4+-N/NO3--N)3个相同氮浓度处理的营养液试验,培养21 d后测定水稻生物量、全氮含量、叶绿素含量、光合特性和金属阳离子含量,分析不同处理下叶片净光合速率与叶绿素含量、气孔导度、氮含量和铁离子含量的相关性。(剩余19946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