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俗叙事”与1980年代中国文学的精神转换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丹纳指出“作品的产生取决于时代精神和周围的风俗”①,国内有学者也看到了文学作品与民俗事象相结合的多重价值,认为“文学作品依赖于民俗事象”“作家需要民俗事象来为作品塑造时代背景”“民俗事象给文学作品提供文化意蕴”“文学作品中的人物典型靠民俗来塑造”等②。的确,古今中外不少例证都可以说明,与民俗联结是文学寻找自我、开发自我、超越自我的重要路径之一。(剩余10540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