什么样的文学史,已写到2066年?
——专访哈佛大学东亚语言与文明系暨比较文学系讲座教授王德威

打开文本图片集
插画/丁得
无论从哪个维度看,《哈佛新编中国现代文学史》都足够特别。一方面,作为一部最初以英文作为写作语言、研究现代中国文学的著作,它展现了“世界中”的中国与文学;另一方面,它与过往我们熟知的、教科书类型的文学史判然有别。
在这套书中,过往那些与国家命运严丝合缝镶嵌的文学消失不见,鲁迅、巴金、钱钟书等一众耳熟能详的名字也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更多被主流文学史遗忘的人与事、更广义的文学形式,则闪耀其间。(剩余4741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