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孤儿》中成吉思汗的形象分析
关键词:《中国孤儿》 成吉思汗 形象分析
17世纪下半叶至18世纪中叶,欧洲将“中国热”逐步推向顶峰。以约瑟夫·普雷马雷(Joseph Henrg Marie de Premar,1666—1736)、曾德昭(Alvaro Semedo,1585—1658)、卫匡国(Martino Martini,1614—1661)等为首的西方传教士被中国文化深深吸引,他们记录了在中国的所见所闻,并把中国的文学作品、社会制度、天文地理、科学技术、医学农业等传播到欧洲,例如《中国悲剧(赵氏孤儿)》(The Orphan of Zhao, a ChineseTragedy )、《中华帝国史》(The History of the Chinese Empire )、《鞑靼战纪》(De Bello Tartarico Historia)、《中国新图志》(New History of China)、《中国上古史》(Ancient History of China)等。(剩余378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