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藤百合子非完美美学及其理论效应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西方美学有完美美学传统,即客体越完美,主体就越愉悦。与之相反,日裔美籍美学家齐藤百合子发现,东方美学尤其是日本美学具有非完美美学传统,即对破旧的、模糊的、贫乏的、残缺的事物保持积极的审美欣赏热情。这种非完美美学恰好可以满足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对于扩大自然审美对象范围的诉求,因此齐藤百合子将之引入到环境美学领域,提出了“非美自然美学”,将自然审美从优美自然拓展到非美自然,切实推进当代西方环境美学对非美自然的重视,体现了东方美学对当代西方环境美学的深刻影响。(剩余12989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