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那些“落第不失志”的考生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据史料记载,清代光绪九年(1883年)进京参加会试的考生超过1.6万,最终只有380人进士及第。那么,古代考生在京落第后,还有哪些人生选择呢?古代有“复读”一说吗?又有哪些“落第不失志”的名人?

录取名额最少时只有96人

根据明清时的科举制度,省级考试叫“乡试”,国家级考试叫“会试”,“会试”由礼部主持,考场设在北京内城东南方的贡院(今建国门桥西北部),考中了便称为“贡士”或“进士”。(剩余2169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