阿尔茨海默病短时记忆损伤有了治疗新思路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阿尔茨海默病是一种典型的神经退行性疾病,常伴随着物体识别记忆等认知功能障碍。目前,导致短时记忆损伤的神经环路机制尚不明确。

近日,中国科学院院士、华中科技大学教授骆清铭团队,利用自主研发的荧光显微光学切片断层成像技术(fMOST),并结合神经示踪、光遗传、钙成像等多种方法,以模型小鼠为对象,揭示了阿尔茨海默病导致短时记忆损伤的内侧前额叶皮层环路机制。(剩余16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