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生大豆资源农艺性状遗传多样性分析及大豆花叶病毒抗性评价

打开文本图片集
摘要:为丰富野生大豆种质资源,并为遗传基因改良奠定材料基础,参照《大豆种质资源描述规范和数据标准》,对102份野生大豆资源的28个农艺性状进行多样性、主成分、相关性、聚类分析;根据大豆花叶病毒(SMV)病情及抗性分级标准对其进行SMV抗性评价。结果表明,102份野生大豆资源的质量性状多样性指数都相对较低,变幅为0.106 1~0.958 4,其中脐色的遗传多样性指数最低;数量性状遗传多样性指数都较高,单株粒重、株高的多样性指数均>2,除了结荚日数以外,其余性状的变异系数均达到20%以上;相关性分析方面,单株荚数、有效荚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开花日数与结荚日数、成熟日数之间呈极显著正相关;聚类分析将102份野生大豆划分为11个类群,每个类群具有不同的特征,如第Ⅰ类群的单株荚数较多,第Ⅲ类群的产量较高,第Ⅺ类群的结荚日数较少;通过主成分分析得到7个主成分,累计贡献率为73.053%;综合评价筛选出3份优异资源材料;SMV抗性鉴定得到18份抗性材料。(剩余12349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