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分享

激活“乡土韧性”:乡村社会基础重塑及其运行逻辑

——以浙北青山村为例

摘要:当前发展的不确定性风险增多,乡土社会的损蚀成为村庄发展的共性困境。文章以位于浙江省北部的青山村为例,从文化基础、关系基础、村庄共同体基础等角度,剖析乡村社会基础修复与重塑的社会机制。对乡村社会基础的研究表明,乡村社会在面对现代性冲击时依然保留较强的“乡土韧性”,其运行逻辑隐藏于互动关系中:保护性的乡土韧性让村庄在面对外部行政力量干预时,能维持遵守共同规范的自觉性,并形成具有韧性的行动网络及秩序;建设性的乡土韧性支撑村庄在与市场等外部环境交互中吸纳能量,不断推动自身发展,同时降低因利益输入带来的村庄分化的风险。(剩余13175字)

网站仅支持在线阅读(不支持PDF下载),如需保存文章,可以选择【打印】保存。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