亲亲相隐和“自然与礼法之争”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关于儒家的“亲亲相隐”问题,历来都是中国古典伦理学的讨论重点之所在。支持者认为,“亲隐”的选择代表了儒家对孝道的重视,也彰显了对人情的关注。反对者则认为,“亲隐”会破坏共同体的共识与基础,带来不可避免的腐败倾向。本文认为,“亲亲相隐”不仅在很大程度上代表了儒家教化伦理中调和家庭与共同体的道德取向,与此同时,也在很大程度上为西方古典学中所讨论的“自然与礼法之争”提供了一个可能的解决方式。(剩余613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