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朱素臣《十五贯》的传播接受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作为苏州派的代表性作品,朱素臣的《十五贯》用昆曲演唱的经典唱腔、曲词宾白的融合对后世戏曲舞台改编演出产生了重大影响。从朱素臣的传奇《十五贯》到20世纪的改编版昆曲《十五贯》再到现在历经了三百多年的时间,其传播接受主要分为演出传播接受和文本传播接受,而演出传播接受又以全本戏、折子戏、串本戏和昆曲演唱及国外演出为主,文本传播接受则以抄刻的全本、选本和改编的漫画、影视剧以及转译成外语为主,《十五贯》的现代传播接受动因是民众的接受和社会的需求。(剩余6022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