异化与反抗

—— 《摩尔 · 弗兰德斯》中的现代性悖论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本文旨在从现代性悖论的角度出发,分析《摩尔·弗兰德斯》这部小说中体现的婚姻、道德等社会关系的异化,以及在各种异化的社会关系中,人之为人的主体性的不断解构,最终呈现的是人的物化和主体性的幻灭。

【关键词】《摩尔·弗兰德斯》;现代性悖论;社会关系;异化;主体性

【中图分类号】I10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标号】2096-8264(2023)48-0036-03

【DOI】10.20024/j.cnki.CN42-1911/I.2023.48.011

一、前言

(一)《摩尔·弗兰德斯》

《摩尔·弗兰德斯》发表于1722年,是英国小说家先驱丹尼尔·笛福的作品,出版时的全称是“《摩尔·弗兰德斯,出生在新门监狱,在六十年丰富多彩的生活中,除了童年以外,当了十二年妓女,嫁了五个丈夫(其中有一个是她的亲弟弟),做贼十二年,八年作为重犯流放到弗吉尼亚,最后发了财,过诚实的生活,忏悔后离开了人间,根据她自己的备忘录写成……》”[1]。(剩余581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