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中的 “ 婴儿 ” 形象探析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 《老子》,即《道德经》,给“道”的定性是“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 ①以一种玄之又玄的方式告诉世人“道”难以用普通的言说去把握,老子在这里否定了以语言和指称作为把握道的方式。因为“道”的不可言说性,《老子》通过日常生活中的形象,如水、山谷、镜子、婴儿等,使“道”的性质得以呈现。在各种各具特点的意象中,关于婴儿、赤子等的表述多次出现,如“含德之厚,比于赤子” ②,让婴儿的形象承载了最高的“德”,是理想的人格。(剩余5797字)

目录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