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国时期“中国化”话语的共识与歧异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要:“中国化”是民国时期学术与思想界广泛使用的话语之一。民国时期的“中国化”话语包括对西学在中国传播与应用的方法论思考,以及中国传统文化在中国现代文化创造中的价值评估。在各派论者的“中国化”话语中,既有共识,也有歧异。共识点主要来自对“全盘西化”现象的集体批判与反思,表明民国时期学术与思想界形成了一股“中国化”思潮;歧异点则主要集中在“中国化”的具体标准与方法上,反映出国民党派、学院派与马克思主义派之间在政治、文化及学术立场上的种种分野。(剩余13443字)

monitor