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古代拟经传统的形成及其意义

——以扬雄拟经为中心的考察

  • 打印
  • 收藏
收藏成功

摘  要:扬雄以作赋之法拟经,先后拟《易》作《玄》、拟《论语》作《法言》,开启了以拟经代注经、并藉由拟经以征圣的传统,在中国文化史上具有独特的研究价值和意义。纵览扬雄生平,可知其拟经实为拟文行为的升级,他虽有悔赋之举,但其拟经仍保留了辞赋创作的某些典型特征,是赋法与经义的结合体。面对“非圣人不可作经”的传统经学观念,扬雄为建立自身合法性,创造性地提出“其事则述,其书则作”的新理念,在很大程度上消解了传统述作观对拟经者的思想束缚。(剩余15339字)

monitor